石头城下水悠悠,暗数兴亡得几筹。
山川不改繁华在,两桨依然迎莫愁。
石头城下水悠悠,暗数兴亡得几筹。
山川不改繁华在,两桨依然迎莫愁。
这首诗《江南曲三首(其三)》由清代诗人冯班所作,通过对石头城下的悠悠流水与历史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景象的感慨。
首句“石头城下水悠悠”,描绘了石头城边那条缓缓流淌的河水,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这里的“悠悠”二字,不仅形容了水流的缓慢,也暗示了时间的悠长和历史的深远。
次句“暗数兴亡得几筹”,紧承上句,诗人以“暗数”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对历史兴衰更替的默默思考。这里的“兴亡”指的是政权的更迭、国家的兴盛与衰败,“几筹”则暗示了历史上的多次兴衰,但具体数字却难以确切计算,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后两句“山川不改繁华在,两桨依然迎莫愁”,诗人将目光从历史的宏大叙事转向了具体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命运。山川虽然依旧,但繁华景象似乎并未完全消逝,这既是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是对当下景象的一种肯定。同时,通过“两桨依然迎莫愁”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引用了莫愁女的故事,象征着即便在历史的变迁中,仍有希望与美好的追求,如同划船的人们,继续前行,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历史的隐喻,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对自然永恒的赞美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海棠零乱。点苍苔,锦绣铺遍。
破晓梦、子规啼血,蝴蝶一床惊散。
恨小楼、昨夜东风,无情卷入闲庭院。
便柳絮萦空,梨花翻雪,断送春光一半。
自到得、清明后,罗袖上、泪痕不断。
伤心向流水,溯红迎绿,往来觅取相思片。
拟今回见。叹青鸾、无准依然,误却桃花面。
昼长帘卷,羞睹归来双燕。
行色秋风里。望遥空、寒云一带,雁行南去。
短短烟条溪上柳,欲挽仙舟无计。
又总道、夕阳难驻。
歌到阳关声渐咽,黯秋光、滴作青衿泪。
离有顷,会无据。九年芳润滋芹水。
种门墙、两场桃李,十围丹桂。
呜世却须移木铎,吾道又看西矣。
谁便说、青霄垂翅。
金马他年期待诏,计文园、未减凌云气。
重把酒,为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