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昔朱颜我少年,梁鸿溪上恺周旋。
相逢正喜情如旧,屈指方惊岁屡迁。
行李欲为投北计,束书先上渡江船。
它时重剪西窗烛,应在春风易水边。
子昔朱颜我少年,梁鸿溪上恺周旋。
相逢正喜情如旧,屈指方惊岁屡迁。
行李欲为投北计,束书先上渡江船。
它时重剪西窗烛,应在春风易水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名为《送王孟端侍从北巡予亦将适武清先赋奉饯》。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子昔朱颜我少年,梁鸿溪上恺周旋”,诗人回忆起往昔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那时彼此都还年轻,如同梁鸿与妻子在溪边漫步,充满了欢愉与和谐。这里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对友情的珍惜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颔联“相逢正喜情如旧,屈指方惊岁屡迁”,表达了重逢时的喜悦之情,尽管时间流逝,但彼此间的情谊依旧深厚。诗人通过“屈指”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担忧。
颈联“行李欲为投北计,束书先上渡江船”,描绘了友人即将启程北上的场景。诗人用“行李”、“投北计”、“束书”、“渡江船”等词语,既展现了友人的行装准备,也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未知。这里既有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也有对分别的无奈与伤感。
尾联“它时重剪西窗烛,应在春风易水边”,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想象着在春风吹拂的易水边,再次相聚,共享温馨的时光。这不仅是对友情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岘石巉嵾孤根深,下盘厚土云气阴。
中有千万窍突如,风来遇之如笙琴。
昨当醉狂推撼此,天地忽然为之动,山鸣鬼哭百兽吟。
我时便欲驱使六丁移之去,家遥屋卑无顿处。
于乎一石且无顿处,徘徊归来日沉树。
今朝天光鸟鸣唤,草萋柳长江涣涣。
怪尔飞蚁何烂熳,填门扑窗坐我案。
夜来不虞风骤至,尾瓦吹飞船打岸。
孤城晦冥霏霏雨,前叫鸹鸧后鹅鹳。
共言此崇飞稀鹃,我欲击之还复叹。
明明上天非无宰,蚁也琐细何须算。
灾祥感召固其理,先时苟备终无患。
君不闻汉家满堂客,不贵徙薪贵焦烂。
翩翩双黄鹄,凌风各将去。
哀鸣岐路侧,一步一回顾。
何异同心子,失散在中路。
别君倏五载,我发忽巳素。
今逢不须臾,趋驾一何遽。
临分但踟蹰,道语不及故。
山川何悠悠,白日奄欲暮。
努力爱玉体,慰我长思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