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将白水照衰颜,也合长林丰草间。
便欲易名辞故国,只愁借姓与青山。
溪边酌月倾高户,花下题诗嫁小蛮。
海错一筐书半纸,门僧新自渐东还。
自将白水照衰颜,也合长林丰草间。
便欲易名辞故国,只愁借姓与青山。
溪边酌月倾高户,花下题诗嫁小蛮。
海错一筐书半纸,门僧新自渐东还。
这首《偶成》是明代诗人袁宏道的一首佳作,其内容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文学的独特感悟。
首句“自将白水照衰颜”,以白水映照衰老的面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白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颜”则直接点明了岁月在诗人脸上的痕迹,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接着,“也合长林丰草间”,诗人想象自己置身于茂密的树林和繁茂的草地之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和谐。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生机勃勃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诗人渴望融入自然、寻找精神寄托的愿望。
“便欲易名辞故国,只愁借姓与青山”,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眷恋。诗人似乎在考虑是否要改名换姓,融入自然之中,但又担心自己的身份与青山混淆,表达了对身份认同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故乡深深的依恋之情。
“溪边酌月倾高户,花下题诗嫁小蛮”,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月下独酌、花前题诗的场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通过这样的行为,诗人不仅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海错一筐书半纸,门僧新自渐东还”,这两句以海错(即海产)和书籍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远方的向往。同时,门僧的归途也暗示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偶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