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子钗头小凤轻,飞来阑槛斗芳英。
何曾枳棘栖留著,却傍梧桐雨露荣。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
冷斋尘榻空淹汝,不去秦楼作么生。
妃子钗头小凤轻,飞来阑槛斗芳英。
何曾枳棘栖留著,却傍梧桐雨露荣。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
冷斋尘榻空淹汝,不去秦楼作么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通过对金凤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加工。
“妃子钗头小凤轻,飞来阑槛斗芳英。”开篇两句以精致的笔触勾勒出金凤花的形象,“妃子”比喻花朵娇嫩,如同宫中女子的发饰,“小凤”则点出了花儿轻盈如凤凰之形,飞舞在花栏之间,与其他花卉争妍斗艳。
“何曾枳棘栖留著,却傍梧桐雨露荣。”这两句诗转换了视角,从侧面刻画出金凤花的生长环境,它不屑于栖息在荆棘丛中,却选择依傍着梧桐树下,在雨水和露珠的滋润中显得更加荣耀。
“浓紫鲜红兼莹白,春暄夏热更秋清。”这里诗人以浓丽的色彩描绘出金凤花四季的变化,从深紫、鲜红到莹白,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生机。
“冷斋尘榻空淹汝,不去秦楼作么生。”最后两句诗则转向内心体验,诗人在清冷的书斋中感受着时间的流逝,却又不愿离开这宁静的环境去追逐世俗的繁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金凤花的细致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切领悟,以及在忙碌尘世中寻找内心宁静的一种向往。
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消。
欲知怀炭日,正是履霜朝。
终南邻汉阙,高掌跨周京。
复此亏山岭,穹窿距帝城。
当衢启珠馆,临下构山楹。
南望穷淮溆,北眺尽沧溟。
步檐时中宿,飞阶或上征。
网户图云气,龛室画仙灵。
副君怜世网,广命萃人英。
道筵终后说,銮辔出郊坰。
云峰响流吹,松野映风旌。
睿心嘉杜若,神藻茂琳琼。
多谢先成敏,空颁后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