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简唐英同年四首·其三》
《简唐英同年四首·其三》全文
宋 / 袁说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书生怀贽大门中,一见归来话小蓬。

坐喜情文浑不薄,退嗟吾道岂忧穷。

更将儒术重熙载,要使君心亦欲东。

若也铭勋在彝鼎,古今何止一周公。

(0)
翻译
书生带着礼物拜访豪门,见到主人就谈起平凡生活。
坐下交谈时,我欣喜情感真挚深厚,并不浅薄,退出时感叹我的主张怎能因贫穷而忧虑。
我更要弘扬儒家学说,期待能影响你的心志向东发展。
如果能在历史的丰碑上留下功绩,那古今又有谁能比得上周公呢。
注释
书生:指读书人。
贽:古代初次拜见尊长时所带的礼物。
归来:回家或回访。
小蓬:谦辞,形容自己的平凡生活。
坐喜:坐下时的喜悦。
情文:情感与言辞。
浑不薄:非常深厚,不轻浮。
吾道:我所坚守的道理。
儒术:儒家学术思想。
重熙载:振兴学术,期望有所成就。
君心:对方的心志。
欲东:向往东方,可能指进步或革新。
铭勋:刻名留功绩。
彝鼎:古代祭祀或记功的铜器。
周公:周朝的辅政大臣,以公正无私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写给朋友唐英的四首诗之一,表达了书生怀才不遇但仍然坚守儒学之道,期待能有所作为的情感。首句“书生怀贽大门中”描绘了书生带着礼物拜访的场景,显示出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交流的渴望。次句“一见归来话小蓬”则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轻松交谈。

“坐喜情文浑不薄”表达出诗人对于友情深厚、情感真挚的欣慰,即使处境不佳,也能从朋友的陪伴中得到慰藉。“退嗟吾道岂忧穷”则流露出对自己学术道路的坚持,尽管面临贫困,也不改追求真理的决心。

“更将儒术重熙载”表明诗人希望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为社会带来振兴的气象。“要使君心亦欲东”进一步表达了他期望激发朋友共同进步,一同追求理想的热情。

最后两句“若也铭勋在彝鼎,古今何止一周公”寓意深远,如果他们的努力能够留下不朽的功绩,那么不仅超越了周公这样的古代贤者,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整首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深厚的友谊,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袁说友
朝代: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猜你喜欢

卜算子.梦中作

尽道是伤春,不似悲秋怨。

门外分明见远山,人不见,空肠断。

朝来一霎晴,薄暮西风远。

却忆黄花小雨声,误落下、三四点。

(0)

浣溪沙·其三

声名自昔犹时鸟,日月何尝避覆盆。

是非都付鬓边蚊。

邂逅风雷终有用,低回囊槛要深蹲。

酒中聊复比乾坤。

(0)

临江仙.江东人得早梅,见约探题,且访梅所·其一在,因携笺管,就赋花下

初破晓寒无限思,融融腊意全迷。

春工从此被人知。不随蜂蝶,长伴玉蟾低。

缥缈云间应好在,盈盈泪湿征衣。

背人偷拗向东枝。清香满袖,犹记画堂西。

(0)

书事七首·其六

北引黄河入宿河,下栽鹿角起层波。

城中待哺一万户,咫尺南船那得过。

(0)

小疾

风雨溪山数宿,归来尽有佳晴。

小疾何妨隐几,隔窗娇听莺声。

(0)

昨探梅冒寒伏枕病起闻花巳开尚苦雨阻因成长句

小园春事果如何,分数梅花最占多。

贪看满梢初的皪,病妨连日绕婆娑。

鸠声唤雨风还至,鹤骨栖愁梦独过。

艳阵香天翻霁色,明早?取醉颜酡。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