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
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
只比当时,添些气势,减些风浪。
记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
元自山西出将。却从他、山东入相。
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
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
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
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
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
只比当时,添些气势,减些风浪。
记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
元自山西出将。却从他、山东入相。
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
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
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
这首《水龙吟·筹堂寿日》是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为庆祝筹堂主人寿辰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衣锦还乡、功成名就的画面,表达了对主人的赞美和对其人生历程的回顾。
"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开篇即显豪迈,赞颂主人功成身退,荣归故里,家族荣耀与期望相符。"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以壮丽景色烘托主人的威严与气度,暗示其经历的沧桑与成就。
"添些气势,减些风浪",意味着主人在仕途上增添了威严,减少了坎坷,显示出他的成熟与稳重。接着回忆戍守边疆的往事,"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表达了对主人英勇事迹的敬仰。
"元自山西出将,却从他、山东入相",揭示了主人从军到入仕的辉煌转变,"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功绩和地位,暗示其画像将被铭记于史册。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而是提醒主人"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要享受当下,淡泊名利,"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寓意着岁月流转,唯有智慧和德行永存,祝愿主人长寿,智慧常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豪放之词赞美筹堂主人的功业与人生态度,既有对过去的肯定,也有对未来的期许,体现了金末元初诗词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