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二》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种木二十年,手开南野荒。

苒苒新岁月,依依旧林塘。

污莱擅下湿,岑蔚骄众芳。

菱母尚能瘦,竹孙如许长。

忆初学圃时,刀笠冒风霜。

今兹百不堪,裹帽人扶将。

龙钟数能来,犹胜两相忘。

(0)
注释
种木:种植树木。
二十年:二十年时间。
南野:南方的野外。
荒:荒芜。
苒苒:渐渐。
岁月:时光。
依依:依恋。
旧林塘:古老的树林和池塘。
污莱:低洼而潮湿的地方。
下湿:地势低洼。
岑蔚:茂盛。
众芳:众多花草。
菱母:菱角的根茎。
瘦:清瘦。
竹孙:竹子的新芽。
初学圃:刚开始学习园艺。
刀笠:农具斗笠。
冒风霜:顶风冒雨。
百不堪:身体疲惫不堪。
裹帽人:需要人扶持的人。
扶将:扶持。
龙钟:形容老人衰老。
数能来:还能偶尔来。
犹胜:还是比...好。
两相忘:彼此忘记。
翻译
种植树木已二十年,亲手开辟了南方的荒野。
荏苒间又过了新的岁月,依然守望着古老的林塘。
低洼之地湿润多草,茂盛的花草显得格外娇艳。
菱角之母还能保持清瘦,竹子的幼苗长得如此茁壮。
回忆起当初学习园艺的日子,顶着风雨戴着斗笠劳作。
如今身体已不堪重负,只能让人扶着头戴帽子。
虽然老态龙钟,还能偶尔前来,总比彼此忘记要好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种植树木为线索,回忆了二十年间辛勤耕耘的往事。他描述了自己亲手开垦荒野,见证了新树的成长和岁月的流转。树林虽然经历了污湿和低洼,但依然茂盛,展现出生命力。诗人提到菱角和竹子的生长,暗示了时光荏苒,物换星移。

诗中还回忆起当初披风戴笠、辛勤劳作的日子,与如今老态龙钟、需人扶持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身体不再硬朗,但诗人仍珍惜与土地的联系,认为能偶尔前来,总比完全忘记过去要好。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他对自然和劳动的敬意。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咏华琼章疏香阁遗址三首·其二

丰姿清绝想来真,成佛生天总宿因。

剩有一钩湖上月,当年曾照阁中人。

(0)

连木沁口占二首·其一

万山濯濯色苍凉,满目风沙道路长。

半郭田庐环活水,一丛林树带斜阳。

火州城近春方暖,玉塞人来鬓易霜。

块垒填胸何处吐,侧身天地两茫茫。

(0)

过赵州战国苏秦受印绶处

伏诵阴符志不群,果然挟策动时君。

金裘自惜悲秦道,意气于今震赵军。

七国纵横三寸舌,千年事迹一碑文。

我来忽有升沉感,立马旗亭落日曛。

(0)

宿伏城驿

征尘扑面马蹄轻,自出都门日日晴。

志士当为知己用,奇才须要折磨成。

梁园千里深闺梦,荒驿三更旅客情。

薄暮马烦人亦倦,停骖茅店月初明。

(0)

答迓

父老欣欣向我亲,争看当日宰官身。

依然平昔丹心在,只比从前白发新。

行历旧游伤往事,不忘遗爱愧斯民。

春风二十年间梦,却笑今来更任真。

(0)

张宪副山水障子

山高出云在平地,千村万落连春水。

乾坤氤氲元气湿,江湖满地流瀰瀰。

模糊杂树绿满眼,毫末閒花红半垒。

忽见芳洲草泺间,微露楼台烟雨里。

山家茅屋昼不关,背暄高阁深厓间。

山人对奕长不语,客载小舟何时还。

斜桥引出瀼西路,欹岸直抵泾南渡。

开图恍入洞庭游,又似天台灵隐去。

耳边汨汨闻溪声,堂上真疑结岚雾。

蓬莱阆苑想在此,青鞋布袜宜相顾。

试问神仙结游伴,却我冠裳尘土满。

几时置我图画中,还似神仙更萧散。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