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从昔庆嘉名,四海而今贺太平。
十里旌旗明晓色,万家弦管被新声。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
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
千秋从昔庆嘉名,四海而今贺太平。
十里旌旗明晓色,万家弦管被新声。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
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
这首诗是宋代傅察所作的《天宁节马前口号》,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百姓安宁的赞美。首句“千秋从昔庆嘉名”寓意着历史长河中,这个节日一直受到人们的庆祝,其美好的名声流传千古。接着,“四海而今贺太平”描绘了全国上下共同欢庆和平景象的壮观场面。
“十里旌旗明晓色”形象地展现了节日庆典中的热闹与喜庆,十里长街飘扬着鲜艳的旗帜,映照着清晨的阳光。而“万家弦管被新声”则通过音乐的和谐,传达出新气象下人们心中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云已逐阳乌现,百兽方随仪凤鸣”运用象征手法,五彩祥云随着太阳升起,百兽齐鸣,象征着吉祥和尊贵,进一步烘托出节日的神圣气氛。结尾两句“更喜簪绅趋燕衎,南山祝圣愿同倾”,表达了文人士大夫们欢聚一堂,共同举杯祝愿皇帝圣寿无疆的场景,展现出浓厚的忠诚和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节日的喜庆氛围,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深深期盼。
洪波忽争道,岸转异江湖。
鄂渚分云树,衡山引舳舻。
翠牙穿裛桨,碧节上寒蒲。
病渴身何去,春生力更无。
壤童犁雨雪,渔屋架泥涂。
欹侧风帆满,微冥水驿孤。
悠悠回赤壁,浩浩略苍梧。
帝子留遗恨,曹公屈壮图。
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
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
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
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东。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仍闻左贤王,更将围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