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弄珠亭下柳》
《弄珠亭下柳》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柳早春前,濛濛弄紫烟。

未容长作带,已见乱飞绵。

远外分晴岛,深中泊暮船。

惟应汉水色,奈尔一年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òngzhūtíngxiàliǔ
sòng / wéntóng

jiāngliǔzǎochūnqiánméngméngnòngyān

wèiróngchángzuòdàijiànluànfēimián

yuǎnwàifēnqíngshēnzhōngchuán

wéiyìnghànshuǐnàiěrniánnián

注释
江柳:江边的柳树。
早春:早春时节。
濛濛:朦胧的。
紫烟:紫色的烟雾。
未容:还未允许。
长作:长久成为。
带:长带状的柳叶。
乱飞绵:纷乱飘飞的柳絮。
远外:远处。
晴岛:晴朗的小岛。
深中:深处。
暮船:傍晚的船只。
汉水:汉江。
色:颜色。
奈尔:无奈你。
翻译
江边的柳树在早春之前,朦胧地散发着紫色的烟雾。
它们还未长成长带般的翠绿,就已经开始飘散纷乱的柳絮。
远处的晴朗小岛在视线中分开,傍晚的船只停泊在深深的柳林中。
只有那汉水的颜色一如既往,却无奈地看着每年春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江边的景象。"江柳早春前,濛濛弄紫烟"两句,通过对柳树在初春时节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复苏生长的景色。"未容长作带,已见乱飞绵"则写出了柳絮随风飘扬的画面。

接下来的"远外分晴岛,深中泊暮船"两句,转换了视角,从柳树到更远处的江景和停泊的船只,展示了诗人对静谧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描绘。

最后的"惟应汉水色,奈尔一年年"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流转、岁月匆匆的感慨。这里的"汉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奈尔一年年"则是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含蓄。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菩萨蛮

栏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

寒梢花又开。曲琼闲不卷。沈燎看星转。

凝伫小徘徊。云间征雁来。

(0)

和刘过夏虫五咏·其一蛛

么虫夜飞飞,遭汝巧见缚。

汝网非坚牢,岂无风雨恶。

蟹怒横戈矛,蜃喜吐楼阁。

物生黠复痴,悟此一笑乐。

(0)

挽吴给事芾·其二

早岁规模大,中年出处明。

两朝高献纳,六郡凛威名。

虽作收身去,终馀报国诚。

秣陵天下计,惆怅此时情。

(0)

寄别袁和叔

风帆晓影动行装,月淡芙蕖浦溆香。

正想双亲开色笑,不须千里叹凄凉。

随行书卷生涯在,省事官曹气味长。

便为君山问今古,一樽清啸满江乡。

(0)

江上作

不羞烛影照苍波,独向江头步绿莎。

历历风烟行地阔,冥冥云海得天多。

沙晴百网收渔市,山晚千帆殷棹歌。

约取清秋弄明月,一尊重欲酹东坡。

(0)

山庵感旧

短桥横涧有精庐,俨立苍髯六丈夫。

长忆儿时弄泉石,谁令学宦走江湖。

泠风试作琴三叠,凉月还须酒一壶。

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