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气爞爞似火炎,新来露亦不轻沾。
电光入夜空摇帜,雨响经时不到檐。
狱吏谁怜冤死妇,农家空挂刈禾镰。
高天早副忧民意,云汉无烦叹靡瞻。
旱气爞爞似火炎,新来露亦不轻沾。
电光入夜空摇帜,雨响经时不到檐。
狱吏谁怜冤死妇,农家空挂刈禾镰。
高天早副忧民意,云汉无烦叹靡瞻。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旱灾的深切忧虑与对降雨的热切期盼。首联“旱气爞爞似火炎,新来露亦不轻沾”,以火炎比喻旱气之炽烈,同时指出近期连露水也难以滋润大地,形象地展现了旱灾的严重程度。颔联“电光入夜空摇帜,雨响经时不到檐”则通过夜晚电闪雷鸣却未带来雨水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干旱的持续与残酷。
颈联“狱吏谁怜冤死妇,农家空挂刈禾镰”将视角转向社会民生,表达了对因旱灾导致生活困苦、甚至悲剧发生的同情与关注。尾联“高天早副忧民意,云汉无烦叹靡瞻”则寄托了对上天能及时降雨、缓解民忧的期望,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旱灾的深刻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关怀,也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上天的虔诚信仰。
春泥滑滑雨潇潇,田父力作收坠樵。
归来不敢道姑恶,我自忘却婆饼焦。
去年冬旱无麦熟,阿婆饼焦难再得。
门前忽报谷公来,灶冷樽空难接客。
阿兄提壶沽浊醪,阿弟布谷披短蓑。
不时脱却布裤渡溪水,只愁行不得也哥哥。
雨趣轻寒,风作秋声,燕归雁来。
动天涯羁思,登山临水,惊心节物,极目烟埃。
客里逢君,才同一笑,何遽言归如此哉。
别离久,算不应兴尽,却棹船回。主人下榻高斋。
更点检笙歌频宴开。
便留连不到,迎春见柳,也须小驻,度腊观梅。
花上盈盈,闺中脉脉,应念胡麻正好栽。
从教去,正危阑望断,小倚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