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名利役,来往老关河。
白发随梳少,青山入梦多。
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
却起渔舟念,春风钓绿波。
胡为名利役,来往老关河。
白发随梳少,青山入梦多。
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
却起渔舟念,春风钓绿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夤的作品,名为《旅次寓题》。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时光流逝和壮年已逝的感慨。
“胡为名利役,来往老关河。”开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追逐无果、年华老去的感叹。胡沙遥远,关河长久,是对时光流逝和壮志未酬的一种比喻。
“白发随梳少,青山入梦多。”诗人通过白发稀少和常梦见青山来描绘自己的年老心境。梳头时发现白发增多,是对衰逝岁月的无奈感受;而青山成为梦中的常客,则是诗人内心对于自然、自由的向往。
“途穷怜抱疾,世乱耻登科。”这两句反映了诗人的处境和心态。途穷,即旅途困顿,怜抱疾,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哀伤;世乱,即社会动荡不宁,而耻登科,则是对于科举考试制度的批判和自我价值的否定。
“却起渔舟念,春风钓绿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现实、追求自由的心情。渔舟,即渔夫之船,是隐逸生活的象征;春风和绿波,则是大自然的美好,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心灵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衰逝岁月与壮志未酬、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差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
我性爱竹老成癖,客寓常栽伴孤宿。
为君独抱岁寒心,雨干霜条看不足。
今来塞上无此君,幽梦遥情绕深谷。
我欲披图作卧游,画师今谁能画竹。
与可已没仲圭死,卫风淇水空三复。
玉翁好画古所无,画师为写潇湘图。
展卷琅玕崒森爽,株株卓立根苍梧。
湘娥昼泣天黯惨,呜咽幽涧流清渠。
怪石狰狞立山鬼,云涛烟海相模糊。
炎天挥汗一对吟,凉风谡谡吹蓬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