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漏日鸟深春,况此泥行雨宿人。
夜半瓦鸣惊梦觉,悔将蓬笠当劳薪。
晨光漏日鸟深春,况此泥行雨宿人。
夜半瓦鸣惊梦觉,悔将蓬笠当劳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泥泞道路行人的景象。开头两句“晨光漏日鸟深春,况此泥行雨宿人。”通过对比鲜明的自然界与人类世界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观察和个人境遇的情感体验。晨光透过树梢,鸟儿在深春时节中歌唱,而行人则不得不在雨后的泥泞道路上艰难行进,这是自然美好的对比之下的人类辛酸。
第三句“夜半瓦鸣惊梦觉”则转向内心世界,诗人在夜半被屋顶上的乌鸣声惊醒,连带着梦境的破碎,也许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困扰。最后一句“悔将蓬笠当劳薪”表达了诗人的自责之情,蓬笠与劳薪都是古代农夫收割庄稼时用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摹,展示了诗人在春日雨后的内心活动,以及他对于现实与梦想、过去与未来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