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云缥缈,东风料峭,寒恋绣衾重。
庭院游丝,池塘芳草,句惹一春中。
锦屏昼永无聊甚,鸳枕乍朦胧。
莫打黄莺,随他蝴蝶,飞入杏花丛。
梨云缥缈,东风料峭,寒恋绣衾重。
庭院游丝,池塘芳草,句惹一春中。
锦屏昼永无聊甚,鸳枕乍朦胧。
莫打黄莺,随他蝴蝶,飞入杏花丛。
此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梦境中的细腻画面。开篇“梨云缥缈,东风料峭,寒恋绣衾重”以轻柔的笔触勾勒出春晨的景象,梨花如云般轻盈飘渺,微风中带着料峭的寒意,温暖的被褥似乎还留着主人的余温。这样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既温馨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下来,“庭院游丝,池塘芳草,句惹一春中”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庭院中飘动的游丝与池塘边繁茂的芳草交织在一起,仿佛整个春天都被这句诗所吸引。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锦屏昼永无聊甚,鸳枕乍朦胧”则将视角拉回室内,通过描述锦屏前的长昼和鸳鸯枕头的朦胧状态,表达了主人公在春日里的闲适与慵懒,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感。锦屏的装饰与昼长的时光形成对比,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空虚。
最后,“莫打黄莺,随他蝴蝶,飞入杏花丛”一句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尊重。诗人希望不要打扰到自由飞翔的鸟儿和蝴蝶,让它们自在地在杏花丛中嬉戏。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少年游·梦》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梦境中的美丽与宁静,以及其中蕴含的淡淡忧愁和对自然的深情礼赞。
诗仙种菊未多时,因菊名亭早有诗。
欲为寒花标晚节,故将新句寄东篱。
平生未省翻三峡,高处那能赞一辞。
便得从容侍公侧,回头已是十年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