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溪行见落梅为赋》
《溪行见落梅为赋》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玉龙轻软雪能乾,好在晴沙野水看。

舞翠梦回仙袂远,射雕人去露檐寒。

连环骨冷香犹暖,如意痕轻补未完。

花自年年人自老,春风满袖独凭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溪边行进时所见的梅花凋零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首句“玉龙轻软雪能乾”,以“玉龙”比喻轻盈柔软的雪花,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的轻盈与洁白,同时暗示了雪后晴朗的景象。接着,“好在晴沙野水看”,点明了观赏的对象是晴天下的沙滩和野水,营造了一幅宁静而开阔的画面。

“舞翠梦回仙袂远,射雕人去露檐寒”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梅花比作舞动翠绿衣裳的仙女,随着梦境的消散而远去;同时,也借射雕之人离去,衬托出露台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寂寥。

“连环骨冷香犹暖,如意痕轻补未完”两句,通过“连环”和“如意”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逐渐消逝的感慨。“骨冷”与“香犹暖”形成对比,既突出了梅花凋零后的凄凉,又暗示了其香气依旧留存,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如意痕轻补未完”则可能暗喻了美好事物虽已逝去,但心中的愿望或期待并未完全消失。

最后,“花自年年人自老,春风满袖独凭阑”两句,以花开花落、岁月更迭,表达了生命的短暂与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尽管春风满袖,万物复苏,但对于独自倚栏的人而言,却只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自己的衰老。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生命与时间的辩证关系,以及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凋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生命与时间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四十咏·其三十二方太常鹏

庶子负书淫,终岁勤述作。

谢病再起官,将因传礼乐。

鹤禁屣若遗,清卿秩仍削。

悠悠见素心,所享不辞薄。

(0)

赠卢楠·其一

葳蕤山中桂,零落随飘扬。

何意回风起,将尔向高堂。

绮裀承金粟,四坐誉芬芳。

萧艾故匹俦,敛分终道傍。

履荣虽谐遘,超贱讵无方。

受质既殊伦,畴能竟不臧。

唯有倾城国,可以喻文章。

(0)

赠子与·其一

衔命首皇畿,遵途蓟北疆。

阊阖风云至,回瞻浩苍苍。

慨我同心友,携手周道傍。

廓落鲜故欢,踟蹰问他方。

行人无期返,留者恐不长。

念欲更余辙,偕子以遨翔。

(0)

南明卷为刺史封中丞孙翁题

有凤含灵文,五色正葳蕤。

矫翼西南天,流彩于滇池。

政成感神雀,荣名垂碧鸡。

非无圣人德,为祥不逮时。

歌舞乐尧年,梧竹表馀栖。

有子字鹓雏,阿阁朝见仪。

出者庆来章,处者颂黄离。

请看罗施国,处处生光辉。

(0)

吴比部范太史邀游岘山二章·其一

吴兴岘山色,不减襄阳紫。

气馀清和候,人是东南美。

亦有艖头鳊,佐之若下醴。

炊烟隔岭出,渔唱菰芦起。

醉谓故所知,何必羊叔子。

(0)

寄石大理拱辰

昔我游漳河,遘子结欢好。

穆生携其醴,邃古恣搜讨。

及乎承平日,子壮予亦老。

朔风吹飞藿,倏忽辞中道。

为合长苦晚,为别长苦早。

蒲柳不待冬,引分就枯槁。

寄言和氏璧,斯世方共宝。

为照当有时,有光且自葆。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