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蜡笼纱夜赏莲。碧筒擎酒吸如川。
娇歌宛转杂繁弦。
急雨溅珠弹脱叶,乱砂衔石轧流泉。
此时不道夜如年。
绛蜡笼纱夜赏莲。碧筒擎酒吸如川。
娇歌宛转杂繁弦。
急雨溅珠弹脱叶,乱砂衔石轧流泉。
此时不道夜如年。
这首明代史鉴的《浣溪沙(其一)夏夕赏莲》描绘了一幅夏夜赏莲的生动画面。开篇“绛蜡笼纱夜赏莲”,以“绛蜡”和“纱”渲染出夜晚赏莲时的朦胧美,蜡烛的红光与轻纱的透明交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碧筒擎酒吸如川”,使用“碧筒”这一古代饮酒器具,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手持碧筒,仿佛吸取着满池的清凉与甘甜,体现出夏日赏莲的惬意与雅致。
“娇歌宛转杂繁弦”一句,通过“娇歌”与“繁弦”的对比,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情感的细腻,歌声婉转,弦乐繁复,共同编织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而“急雨溅珠弹脱叶,乱砂衔石轧流泉”则将自然界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急雨中,水珠跳跃在荷叶上,如同珍珠般滑落;乱石间,砂粒滚动,与泉水的潺潺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自然界的交响乐。
最后,“此时不道夜如年”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即使时间如白驹过隙,也愿意让这美好的夏夜赏莲时光停留,仿佛时间在此刻变得缓慢,让人沉醉其中,不愿离去。
整首词通过对夏夜赏莲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瞬间的珍视之情。
呜呼杜少陵,醉卧春江涨。
文章万丈光,不随枯骨葬。
平生稷契心,致君尧舜上。
时兮弗我与,屹然抱微尚。
干戈奔走踪,道路饥寒状。
草中辨君臣,笔端诛将相。
高吟比兴体,力救风雅丧。
如史数十篇,才气一何壮。
到今五百年,知公尚无恙。
麒麟守高阡,貂蝉入画像。
一死不几时,声迹两尘莽。
何如耒阳江头三尺荒草坟,名如日月光天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