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其二》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花瘦松脂毓,根盘兰叶张。

春霜难损色,夜月暗生香。

高荫朝昏静,深藏臭味长。

仰看云影布,荣落岂相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兰在尘世中独立不群的形象,以“和尘异”为题,巧妙地将春兰与世俗进行对比,凸显了兰花的高洁与独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花瘦松脂毓,根盘兰叶张”,以松脂的滋养与兰叶的铺展,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生长的环境与姿态,暗示了兰花虽生于尘世,却能保持其清雅之气。

接着,“春霜难损色,夜月暗生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兰花在恶劣环境下的坚韧与美丽,即使是在严寒的春霜之下,兰花的颜色依旧鲜亮;在寂静的夜晚,兰花的香气悄然弥漫,展现出其内在的魅力。这种不畏艰难、自得其乐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高尚品质。

“高荫朝昏静,深藏臭味长”则通过描绘兰花在朝夕之间静谧的景象,以及其香气的持久,进一步赞美了兰花的宁静与高洁。兰花不仅能在喧嚣中保持自我,还能在时间的流逝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正是其超越世俗的独特之处。

最后,“仰看云影布,荣落岂相忘”表达了对兰花命运的思考。无论是在云影的映照下,还是在荣华与凋零之间,兰花都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因外界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使得兰花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赋予了这首诗更深层次的哲理意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春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内在的高洁,还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橐驼

驼惟奇畜,肉鞍是被。迅鹜流沙,显功绝地。

潜识泉源,微乎其智。

(0)

老梅

空岩曲折挂苍虬,骨干崚嶒韵致幽。

闇淡输香宜纸帐,森疏濯影向溪流。

懒随艳冶荣千树,独葆青真隐一丘。

自有松篁深结契,江天春柳任轻柔。

(0)

云山赞二首·其一阴长生

阴君惜灵骨,圭璧讵为宝。

日夜名山侧,果得金丹道。

忧伤永不至,光颜如碧草。

若渡西海时,致意三青鸟。

(0)

过三合驿

荔枝子结虫窠绿,倒黏花开女脸红。

望见石城三合驿,便分岐路广西东。

(0)

牧羊

羔羊不受秣,呦呦索晨牧。

稚子惧出门,动与虎狼触。

垂鞭不敢前,常向风雨哭。

我老轻其生,仗策入幽谷。

原平散漫食,径狭相追逐。

霜馀野草白,沙寒山水绿。

荒磴随渔樵,深林杂麋鹿。

读书坐磐石,摴蒱向皋陆。

为感蒙庄言,归涂不可暮。

(0)

小梅花二首·其二将进酒

六国扰。三秦埽。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

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阳真得杯中趣。

身到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

二豪侍侧,刘伶初未醒。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