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名为《归雁二首(其二)》。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争带来苦难的深刻同情。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战乱之地的忧虑,以及南归时对楚地春花的不舍。这里的“胡地”指的是边塞地区,而“楚云”则是楚地的春云,象征着诗人内心的乡愁。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描述了诗人南归路上的景象。“清渭”可能指的是一条清澈的河流,而“洞庭群”则是洞庭湖附近的山峦。这里体现出诗人的豪放笔力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描绘。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则是在写两个不同地域的春天气象。“塞北春阴暮”表达了边塞地区春天的阴冷,而“江南日色曛”则是江南地区春末夏初时分的温暖阳光。两者相对比,既有对战争之地春意的淡漠,也有对江南美好景色的留恋。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这两句则转向战争带来的毁灭和痛苦。“伤弓”指的是被打断的弓箭,“流落羽”是散落的箭羽。这里通过对战争残留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所造成的人命损失和景象破坏的哀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战争与家乡的深切情感,展现了杜甫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悲悯之情。
江上匡庐峰,苍翠矗空起。
岿然宇宙外,五岳皆平峙。
吾师久驻锡,尽挹江山美。
道与峦岫高,长江失涯涘。
宗风久颓落,赖师为振起。
宁续青原灯,挺出曹溪指。
不向如来行,自深微妙理。
师随野鹤踪,一到冬春徙。
我本沉冥人,感师示遐轨。
团圞一室中,悟言笑相视。
谕以惜馀年,提以超生死。
惘惘恣游行,遂得皈依旨。
钟鸣漏欲尽,艰难相徙倚。
自幸有良缘,威光莫予鄙。
近乃营口腹,担囊匿溪沚。
引领重徘徊,云间堕双鲤。
长跪读尺书,恍惚在瞻跂。
行披庾岭云,随风迎道履。
雷峰月正秋,共作大欢喜。
琉璃一碗灯,杨枝一滴水。
大地遍光明,并照愚蒙子。
《天然本师归自匡山先札赋此寄讯》【明·谢长文】江上匡庐峰,苍翠矗空起。岿然宇宙外,五岳皆平峙。吾师久驻锡,尽挹江山美。道与峦岫高,长江失涯涘。宗风久颓落,赖师为振起。宁续青原灯,挺出曹溪指。不向如来行,自深微妙理。师随野鹤踪,一到冬春徙。我本沉冥人,感师示遐轨。团圞一室中,悟言笑相视。谕以惜馀年,提以超生死。惘惘恣游行,遂得皈依旨。钟鸣漏欲尽,艰难相徙倚。自幸有良缘,威光莫予鄙。近乃营口腹,担囊匿溪沚。引领重徘徊,云间堕双鲤。长跪读尺书,恍惚在瞻跂。行披庾岭云,随风迎道履。雷峰月正秋,共作大欢喜。琉璃一碗灯,杨枝一滴水。大地遍光明,并照愚蒙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Laund.html
与楼相下上,并立而矜秋。
岐陌如环拱,岩烟则远投。
自非飞鸟翼,孰与云光酬。
云光飘暮色,独对乃悠悠。
市嚣虽不染,缅绪已难收。
何意登眺处,各有古今愁。
临风望不极,明月倚东浮。
清景来人世,初晖自我楼。
既照火魂久,方开物象幽。
百际俱以寂,前思讵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