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寒雁语空冥,唤起征人梦半醒。
城上柝声催落月,村边灯火乱残星。
相羊歧路风怜目,历鹿单单影答形。
今夕又从何处宿,出门先问几邮亭。
满天寒雁语空冥,唤起征人梦半醒。
城上柝声催落月,村边灯火乱残星。
相羊歧路风怜目,历鹿单单影答形。
今夕又从何处宿,出门先问几邮亭。
这首清代诗人黄玉衡的《早行》描绘了清晨出行时的景象和旅人的孤寂心境。首句“满天寒雁语空冥”以秋雁的叫声渲染出清晨的寂静与寒冷,它们的低语似乎穿透了无尽的天空,触动了行人的思绪。接着,“唤起征人梦半醒”写出行人被雁鸣唤醒,梦境与现实交织,半梦半醒之间,旅途的艰辛在心头萦绕。
“城上柝声催落月”一句,柝声(古代报更的木梆声)伴随着月亮的西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旅程的漫长。“村边灯火乱残星”则通过闪烁的灯火和零散的星光,展现出村庄的宁静与远方的迷茫,旅人身处其中,倍感孤独。
“相羊歧路风怜目”中的“相羊”意为徘徊不定,形容人在歧路上犹豫不决,而“风怜目”则以风的轻轻吹拂来表达内心的敏感和对外界环境的留恋。“历鹿单单影答形”进一步描绘了旅人的孤单,鹿影随行,却只有孤单的身影相伴。
最后两句“今夕又从何处宿,出门先问几邮亭”,直接表达了旅人对于住宿的焦虑和对前方未知的探索,每一步都谨慎地询问邮亭,显示出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早行者的孤独与迷茫,以及对家的思念和对未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