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刘长孺携家归龙川》
《送刘长孺携家归龙川》全文
明 / 释今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霍山山下是蓬庐,半课耕耘半读书。

彭泽还存三径菊,华阳归去一巾车。

落帆鸥鹭迎新侣,入里儿童指旧居。

池上故交零乱散,他时魂梦亦应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归隐田园的情景,充满了浓郁的田园诗意与深沉的情感。首句“霍山山下是蓬庐”,以简练之笔勾勒出友人归隐之地的自然环境,蓬庐二字既显其简朴,又寓其超然物外之意。次句“半课耕耘半读书”,生动地展现了友人归隐生活中的平衡状态,耕读结合,既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

接着,“彭泽还存三径菊,华阳归去一巾车”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涵。彭泽与华阳,分别指向陶渊明和葛洪,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隐士,以种植菊花和使用巾车为生活常态,这里借以表达友人归隐后的闲适与自在。同时,这两句也暗含着对友人品格与志趣的赞美。

“落帆鸥鹭迎新侣,入里儿童指旧居”描绘了友人归家时的场景,鸥鹭的迎接象征着自然界的欢迎,而儿童的指引则体现了邻里间的和谐与亲切。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友人归家的喜悦,也暗示了其在社区中的地位与影响。

最后,“池上故交零乱散,他时魂梦亦应疏”表达了对友人离别后可能产生的孤独感与思念之情。池上的故交零散,意味着友情的分散,而魂梦的稀疏,则预示着未来相聚的不易。这两句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友情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相聚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友人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以及诗人对其深挚的情感与深切的关怀。

作者介绍

释今印
朝代:明

今印,字海发。顺德人。族姓梁,原名琼,字之佩,更名海发。诸生。明桂王永历十一年(一六五七)皈天然落发受具。明桂王永历十二年(一六五八)随师还粤,顷复返庐山掌记室。天然老人遣参诸方。至楚黄见天章和尚,一语遂契,付以大法,命居西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卿怜小影三首·其一

金屋繁华传舍同,红颜还自怨东风。

何须更羡分香事,一样铜台见漏终。

(0)

舟行太仓昆山之閒即目四首·其二

小小繁华嘉定城,先贤精诣似康成。

瓣香今日都零落,犹赖遗书贶后生。

(0)

湖心寺

三叠玲珑寺,双文宛转桥。

幽香莼菜艇,清境藕花寮。

雨气连云暗,山光隔浦遥。

伟人遗像在,祠宇郁岧峣。

(0)

即事答石公五首·其二

美树东来碧玉柯,临风亭畔再摩挲。

名臣才士俱消歇,枨触尊前老泪多。

(0)

黄泥篇

十步五步石,千竿万竿竹。

石丑压竹顶,竹锐洞石腹。

竹石互撑拄,并作一团绿。

泉声飞竹里,绕石鸣琴筑。

竹阴高接天,下有幽人屋。

幽人真石友,倚竹吟且读。

吾生太扰攘,羡君饱清福。

(0)

萧寺养疴焚香枯坐怀人感旧得三十篇柬锦里同人兼寄都门旧友·其十五

同作天涯客,同吟弃妇辞。

前生疑骨肉,今夕共欢悲。

马足太行月,猿声巫峡诗。

昔曾携手处,爪印又多时。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