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宗伯吴兴董公枉棹海滨道返命进士长君代访且赠长律饰奖过情愧感之情托之申和》
《大宗伯吴兴董公枉棹海滨道返命进士长君代访且赠长律饰奖过情愧感之情托之申和》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元老三朝鬓未苍,碧澜天目供文章。

初将息念归祗树,雅有高名在柏梁。

冀北群群空騕袅,淮南字字挟风霜。

书成旧锡黄银印,梦醒犹疑白玉堂。

善诲门墙多末照,怜才齿颊有余香。

齐纨忽展银钩赠,越锦难轻玉案偿。

共道贤良惟一董,可能京兆拟三王。

芃芃兰桂秋逾茂,蔼蔼桑榆日未央。

丹穴凤毛开气色,清时狐笔借飞扬。

莫言兴尽山阴舫,衣带居然一水乡。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大宗伯吴兴董公枉棹海滨道返命进士长君代访且赠长律饰奖过情愧感之情托之申和》。诗中对董公的高尚品德与才华给予了高度赞扬,并表达了对董公的敬仰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元老三朝鬓未苍”以年迈的元老喻指董公的深厚学识与经验,“碧澜天目供文章”则形容董公的文章如同碧波与高山般壮丽,充满文采。“初将息念归祗树”表达董公虽有归隐之意,但其高洁的名声依然响彻柏梁台,象征其德行与才华的深远影响。

接着,诗人通过“冀北群群空騕袅,淮南字字挟风霜”描绘董公的文笔既如北方草原上的骏马般自由奔放,又如南方山川的字句般充满力量与激情。而“书成旧锡黄银印,梦醒犹疑白玉堂”则以实物比喻,说明董公的作品如同珍贵的印章与殿堂,令人敬仰。

诗中还提到董公对后辈的教诲与关爱,以及其作品对社会的正面影响,如“善诲门墙多末照,怜才齿颊有余香”。最后,诗人以“齐纨忽展银钩赠,越锦难轻玉案偿”表达对董公作品的珍视与感激,同时也暗示了董公作品的价值超越了物质的交换。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董公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崇尚。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朝中措·晚风斜日折梅花

晚风斜日折梅花。
楼外卷残霞。
领略一城春气,华灯十万人家。
轻衫短帽,风前趁马,月下随车。
道个小来脚定,那人笑隔笼妙。

(0)

谒金门·槐阴绿

槐阴绿。
帘卷翠屏山曲。
照眼冰壶寒并玉。
赐衣便雾縠。
熊梦又惊初卜。
好在掖垣梧竹。
应讶人归犹未速。
已颁新诏墨。

(0)

念奴娇·烛花渐暗

烛花渐暗,似梦来非梦,今夕何夕。
帘幕生香人醉里,家住深深密密。
送客难为,独留无计,此意谁知得。
相看无语,可怜心绪如织。
缓辔踏月归来,空余襟袖,有多情脂泽。
浅笑轻颦追想处,眼底如今历历。
著意新词,於人好语,过后应难必。
今宵酒醒,断肠人正愁寂。

(0)

浪淘沙·潇洒无湖仙

潇洒五湖仙。
踏遍尘寰。
吟哦长忆两松闲。
邂逅天涯还一笑,璧合珠连。
风采照衰残。
妙语冷然。
妓围香暖簇金蝉。
端为故人情未减,醉玉颓山。

(0)

柳梢青·风佩珊珊

风佩珊珊。
云屏曲曲,愁绝春慳。
无赖余寒。
半醒宿酒,御夹成单。
深沈院落人闲。
凭阑处、眉颦黛残。
彩笔慵拈。
新声微度,兴入云山。

(0)

千秋岁·窥檐窗外

窥檐窗外。
酒力冲寒退。
风絮乱,琼瑶碎。
凌波争缭绕。
点舞相萦带。
应惬当,凝香燕寝佳人对。
恰与花时会。
小阴寻芳盖。
犹自得,春多在。
日烘梅柳竞,翠入山林改。
但只恐,别离恨远如云海。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