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斋乃予旧居以琴名斋吾为之也项先生与诸生居之谈庄讲老有佳趣向尝造焉而忆往事乃亦有分胜多救之处成诗呈项先生者书其实耳》
《琴斋乃予旧居以琴名斋吾为之也项先生与诸生居之谈庄讲老有佳趣向尝造焉而忆往事乃亦有分胜多救之处成诗呈项先生者书其实耳》全文
宋 / 张继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琴斋高致有真风,山閤延宾未折中。

来问死生非碌碌,为谈庄老肯匆匆。

喜今可与君还往,惜昨曾留客许同。

处士或将方寸比,斯人为不殢焦桐。

(0)
注释
琴斋:指书房或主人的居所。
高致:高尚的情趣或修养。
山閤:山中的楼阁,可能指隐居之处。
延宾:邀请宾客。
碌碌:平凡无奇,庸碌。
庄老:庄子和老子,道家代表人物。
匆匆:急忙,仓促。
处士:未做官的士人,隐士。
方寸:古人以心比作方寸之地,形容人心思细腻。
殢:困扰,难以忘怀。
焦桐:古代名琴,泛指好琴。
翻译
琴斋的高雅情趣充满真实风韵,山阁邀请宾客还未到中年。
来访的人询问生死大事,并非庸碌之人,愿意从容谈论庄子老子的思想。
欣喜如今能与你频繁交往,遗憾昨天曾答应留客共度时光。
这里的隐士或许会把自己的心比作方寸之地,这个人对待友情不会像对待焦桐般轻易放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琴斋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高雅、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山閣延宾未折中"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境界,而"来问死生非碌碌"则表明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不是那种急于求成的态度。

"为谈庄老肯匆匆"一句,显示出诗人对道家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这种思想让他在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和平静。"喜今可与君还往"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与知己共度时光的喜悦,而"惜昨曾留客许同"则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两句"处士或将方寸比,斯人为不殢焦桐"中,“处士”指的是隐居的士人,“方寸比”可能是形容诗人的内心世界或精神状态,而“斯人为不殢焦桐”则暗示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琴斋生活的描写和哲学思想的探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继先

张继先
朝代:宋   字:嘉闻   号:翛然子   籍贯:林灵素真   生辰:1092-1127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猜你喜欢

显佑宫三首·其二

崇构枚枚豁且庨,迎门古月在梅梢。

清霄香雪云间泛,入藉依稀林与茅。

(0)

旷览台

崇台才据山之半,已觉穹窿薄霄汉。

弗施窗棂图纵观,近则昆湖远赤县。

曰耕曰织曰闾阎,何一非吾政所觇。

所期五风兼十雨,尤廑大法与小廉。

古人旷览鸿文作,而我登斯惟恧若。

不如明日即言旋,且恁先忧置后乐。

(0)

静赏室

爱向山深处搆居,山深处趣试言诸。

云容峰态静无比,月夕花朝赏有馀。

坐席寻常都集妙,启窗端是为延虚。

将迎内外胥教泯,语著程家定性书。

(0)

水月二首·其二月

感应方诸在,由来本一家。

半非全体缺,满讵析毫加。

倚树玉眠兔,入波金闪蛇。

上人参得未,莫漫诩清华。

(0)

松风二首·其二风

作噫千林响,偏宜十八公。

金声非掷地,涛韵祗行空。

劲送布帆影,香含蕙草丛。

便教台上值,谁与辨雌雄。

(0)

和阗玉赤壁图

月白风清壬戌秋,东坡乐甚泛舟游。

写形刻玉斯惟当,叔则何人敢与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