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地逃奇耦,白发转头成宿莽。
百年同尽草一丘,谁见乘槎上牛斗。
不如醉倒三万场,何必龙山岁重九。
先生元是古达人,身外所忻惟有酒。
石交自得短项翁,燕颔鸢肩非我友。
迩来带眼宽绿筠,结喉不造鸳鹭群。
十年孛窣墙下尘,仰面讵识高昆崙。
先生取人略形貌,翁获展尽终不浑。
我欲挽翁归翠微,手栽杞菊如天随。
愿翁醉客莫嫌扰,买山政赋淮南小。
人生何地逃奇耦,白发转头成宿莽。
百年同尽草一丘,谁见乘槎上牛斗。
不如醉倒三万场,何必龙山岁重九。
先生元是古达人,身外所忻惟有酒。
石交自得短项翁,燕颔鸢肩非我友。
迩来带眼宽绿筠,结喉不造鸳鹭群。
十年孛窣墙下尘,仰面讵识高昆崙。
先生取人略形貌,翁获展尽终不浑。
我欲挽翁归翠微,手栽杞菊如天随。
愿翁醉客莫嫌扰,买山政赋淮南小。
这首诗以深沉的感慨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理解。首句“人生何地逃奇耦”,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暗示了命运的捉弄。接着,“白发转头成宿莽”形象地写出时光飞逝,青春不再的无奈。
诗人感慨百年短暂,如同草木一丘,无人能抵挡岁月的流逝。“乘槎上牛斗”象征着追求理想或超脱尘世的愿望,但在此显得遥不可及。他提出不如借酒浇愁,尽情享受人生,“醉倒三万场”表达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先生元是古达人”赞扬石外舅的豁达与洒脱,他只求酒为知己,不与世俗之人交往。“石交自得短项翁”点明石外舅的独特个性,他的朋友是那些志趣相投的人,而非权贵或附庸风雅之徒。
“带眼宽绿筠”、“结喉不造鸳鹭群”进一步描绘石外舅的清高孤傲,他不与官场应酬,过着简朴的生活。“十年孛窣墙下尘”暗指世事变迁,而石外舅对此已看破红尘。“先生取人略形貌”则赞美石外舅识人的眼光,不以表面判断人。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石外舅的敬仰和想邀请他归隐的愿望,种下杞菊,过着像古代隐士“天随子”那样的生活。他希望石外舅能接纳自己的打扰,享受买山赋诗的乐趣,体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富有哲理。
肯嫌春谢,但随云飘动,冷眠湘簟。
蜡屐正宜苔径涩,此处清晖荏苒。
亲扣柴关,瀑香斜挂,全把吴山掩。
长廊鸟散,我来玉雪彻糁。
欲携一缕茶烟,和他幽意,不放笙歌染。
南宋风华萧飒尽,惟剩顽云数点。
又被閒心,十分搜剔,松竹添春靥。
雁声催到,客中佳兴难减。
连朝花谢,惜名花、强欲留春同住。
倦起疾书金缕带,斗鸭阑边旧句。
羽盏传觞,香尘按舞,快事浑无据。
阮途相识,飘零还倚芳树。
夜半如意敲残,顾影低徊,莫触伤心处。
堂下湿云飞不起,堂上美人清曙。
浅黛吴妆,横波楚态,剪烛殷勤语。
掀髯一笑,陶公自合归去。
别馆青桐,雕阑紫萼,晓梦添愁无数著。
捲帘吹入南风雨,推窗惊起西飞鹊。
女萝丝,落秦草,相牵缚。
黄蘖岭红日落,翡翠阁中罗襟薄。
欲语先教心绪恶。
那时催促灯前影,今番冷淡花间约。
五更鸡,三更月,难忘却。
薄冱溪冰,微封村径,晚晴犹觉衣单。
谁拨云开,斜阳深浅螺鬟。
玉龙化去余鳞爪,尚棱棱、留与人看。
黯庭芜、瘿柏孤擎,髡竹轻弹。
抨弓洒入寒林画,衬岚光淡染,苔点浓攒。
寄语飞鸿,重来泥迹全残。
山深未改先时白,尽风尘、不涴高寒。
试凝眸、依约巢痕,枨触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