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杂诗·其二》
《山居杂诗·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闷就僧幮借贝多,醉呼田父饮亡何。

潮随峡月吟边上,云逐江风梦里过。

三宿巢痕如隔世,一家渔具漫同波。

涉春君更还朝去,谁凭池阑话种荷?

(0)
鉴赏

这首《山居杂诗(其二)》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描绘了山居生活的独特韵味与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

首联“闷就僧幮借贝多,醉呼田父饮亡何”,开篇即以“闷”字点出诗人内心的烦忧,借宿于僧舍,与僧人共度时光,以求心灵的慰藉。而“醉呼田父饮亡何”则展现了诗人与乡间农夫的亲密无间,酒醉之时,不拘小节,与农民畅饮,忘却尘世烦恼,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颔联“潮随峡月吟边上,云逐江风梦里过”,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潮水随着峡谷中的月光轻轻流淌,仿佛在吟唱着自然的乐章;云朵追逐着江面上的微风,在诗人的梦境中缓缓飘过,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

颈联“三宿巢痕如隔世,一家渔具漫同波”,通过“三宿巢痕”与“一家渔具”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诗人仿佛在回忆过去,感叹岁月如梭,曾经熟悉的巢穴如今已成隔世之景;而“一家渔具漫同波”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随遇而安。

尾联“涉春君更还朝去,谁凭池阑话种荷?”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春天即将过去,友人将要离开,诗人站在池塘边的栏杆上,心中不禁生发出对友人离去的依恋之情,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友人能再次相聚,一同谈论种荷之事,延续这份山居生活的美好记忆。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超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早发中岩寺别契直上人

苍苍松桂阴,残月半西岑。

素壁寒灯暗,红炉夜火深。

厨开山鼠散,钟尽岭猿吟。

行役方如此,逢师懒话心。

(0)

游烂柯山·其一

步登春岩里,更上最远山。

聊见宇宙阔,遂令身世闲。

清辉赏不尽,高驾何时还。

(0)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

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0)

鱼上冰

春生寒气灭,稍动伏泉鱼。

乍喜东风至,来观曲浦初。

近冰朱鬣见,望日锦鳞舒。

渐觉流澌退,还忻掉尾馀。

噞喁情自乐,沿溯意宁疏。

傥得随鲲化,终能戾太虚。

(0)

浩歌

杖策出蓬荜,浩歌秋兴长。

北风吹荷衣,箫飒景气凉。

通逵抵山郭,里巷连湖光。

孤云净远峰,绿水溢芳塘。

鱼鸟乐天性,杂英互芬芳。

我心独何为,万虑萦中肠。

履道身未泰,主家谋不臧。

心为世教牵,迹寄翰墨场。

出处两未定,羁羸空自伤。

沈忧不可裁,伫立河之梁。

晚归茅檐下,左右陈壶觞。

独酌复长谣,放心游八荒。

得丧同一域,是非亦何常。

胡为苦此生,矻矻徒自强。

乃知杯中物,可使忧患忘。

因兹谢时辈,栖息无何乡。

(0)

顺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其一

十叶开昌运,三辰丽德音。

荐功期瘗玉,昭俭每捐金。

解泽皇风遍,虞泉白日沈。

仍闻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