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化来中国,朝天是外臣。
异才谁作侣,孤屿自为邻。
雁塔归殊域,鲸波涉巨津。
他年续僧史,更载一贤人。
承化来中国,朝天是外臣。
异才谁作侣,孤屿自为邻。
雁塔归殊域,鲸波涉巨津。
他年续僧史,更载一贤人。
此诗描绘了一幅中日文化交流的画面。"承化来中国,朝天是外臣"表明日本使者带着对中华文化的尊崇和学习之心来到中国,并以臣子的身份向天子致敬。这既展现了当时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体现了日本对于中华文明的仰望。
"异才谁作侣,孤屿自为邻"则描绘了一种文化上的相互尊重与交流。诗人以"异才"指代来自异域的才智之士,而"孤屿自为邻"则是说即便是在偏远的岛屿之地,也能成为精神上的近邻。这句话传达了跨越国界的文化沟通和理解。
"雁塔归殊域,鲸波涉巨津"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来表达诗人对于使者离别的心情。"雁塔"指的是远方的信鸽,而"鲸波"则是海中的巨浪。这两句传递了使者的船只即将穿越辽阔的海洋,返回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象征着文化交流的旅程。
最后两句"他年续僧史,更载一贤人"表达了一种希望。诗人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能有更多像橘秀才这样的贤才被记载下来。这里的"僧史"可能指的是记录文化交流和人物事迹的历史书写,而"更载一贤人"则是对橘秀才个人的赞誉,同时也是对未来中日间能够产生更多优秀人物的一种期待。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辞藻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当时中日之间文化交流的盛况,以及诗人对于这种交流持久发展的美好愿景。
别泪不可忍,相思心愈伤。
云南瘴疠地,十月无冰霜。
天运有往复,圣情思否臧。
终看沐休泽,僶俛安其常。
昔人徇恩自刲股,儒生靳靳不相许。
君今刲股母疾瘳,一寸丹心吾所取。
母年老大呻吟苦,恨满西山日将暮。
斸苓粉参竟无补,此事曾闻耆旧语。
挥刀剜肉号苍天,百灵昭昭瞰庭户。
血流及屦不自知,何暇更要乡里誉。
明朝问膳俱复初,不用诸孙扶健步。
匹夫精诚动天地,六月飞霜有其故。
雪消脩竹笋穿林,日射锦桃花满树。
春风转暖春昼长,满壶美酒斑衣舞。
飞光忽忽催人老,白发不期来独早。
气钟寒柏兀孤高,目眩春花自颠倒。
平生筹策无一奇,著身山岩乃所宜。
往事尽付东流水,惟有知心劳梦思。
酒酣拔剑为君起,爱君近来诗句美。
思君不见独长哦,一唱三叹情未已。
结交何必黄金多,长松千尺悬丝萝。
王门伶人不肯作,其若高山流水何。
昨日花开今日落,东风虽好亦云恶。
百年会面能几时,乘兴须来不须约。
羊郎不过西州路,痛哭当年独何故。
甥舅深情江水长,今我思之更愁苦。
葛山老屋依岩树,杖屦往还经几度。
池光凝墨草带垂,正是仙翁读书处。
仙翁骑鹤渺何许,零落残云春景暮。
不消鬓雪添眼花,到今长者传佳句。
麒麟高冢旧松楸,燕子他家好门户。
嗟我重来泪如雨,早时鬓发今垂素。
再拜中郎问家谱,封胡羯末俱清楚。
乃知乔木盘根深,万叶千枝承雨露。
澄清淮海藉英雄,亢宗事业宁无补。
夜读群书霜月明,秋悬双剑蛟龙舞。
振耀家声文且武,绵绵葛藟江之浒。
印山祠堂今谁主,仙翁配食神灵聚。
岂无他人我同祖,苍崖勒碑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