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道昭然实在公,考亭当代亦儒宗。
可怜一日鹅湖辩,易简支离竟不同。
斯道昭然实在公,考亭当代亦儒宗。
可怜一日鹅湖辩,易简支离竟不同。
这首诗描绘了对历史人物象山先生的崇敬与感慨。首句“斯道昭然实在公”,表达了对象山先生所秉持之道的明确与真实性的赞美。接着,“考亭当代亦儒宗”一句,将象山先生与另一位著名理学家考亭(即朱熹)并提,强调了他在儒家学界的崇高地位。
“可怜一日鹅湖辩”,则以一种惋惜的口吻,提及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在这场辩论中,象山先生与考亭的弟子们围绕着儒学的简易与繁复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一句“易简支离竟不同”,总结了这场辩论的结果,指出尽管双方努力寻求共识,最终在简易与繁复的儒学路径上还是未能达成一致,各自坚持己见。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象山先生个人成就的肯定,也反映了历史上的学术争鸣与思想碰撞,体现了古代学者对于真理追求的执着精神。
京北有高台,下瞰易水流。
云是郭隗时,实佐燕昭谋。
本为孤羁客,语合遂见收。
黄金空突兀,骏骨谁能酬。
斯人不可见,嗟哉成荒丘。
君今挺高足,杳若控仙虬。
青云纷四映,赤电飙然浮。
愿言弘此谟,庶以干王侯。
西北多浮云,摇曳过城阙。
远接江上山,近映杯中月。
月色正朦胧,天风仍觱发。
归道叹悠长,常恐芳华歇。
芳华念故园,春草忆王孙。
高屏横翠嶂,远树澹孤村。
漱石厉其齿,枕流涤烦喧。
故人音信杳,谁共对清言。
清言怀彼美,室远心则迩。
一为蒙庄生,一为欧冶子。
利器既鲜俦,逍遥托万里。
同志不同归,相思付兰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