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万事片云浮,若有神明与道谋。
请君更看羲皇上,曾有元初一画不。
太虚万事片云浮,若有神明与道谋。
请君更看羲皇上,曾有元初一画不。
这首诗以"太虚万事片云浮"起笔,形象地描绘出宇宙万物在虚空中如片云般漂泊不定,暗示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变化。接下来的"若有神明与道谋"表达了诗人对超然力量或自然法则的敬畏,认为即使是神秘的神明也在遵循某种规律或大道。
"请君更看羲皇上"引导读者回溯到遥远的古代,具体提到伏羲氏的时代,伏羲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创世人物,象征着人类文明的源头。诗人以伏羲为例,暗示早在那个时代,天地间就已存在一种原始而深邃的秩序,"曾有元初一画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秩序的简洁和本质,可能暗指太极图中的一阴一阳,象征着宇宙的起源和道的显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探讨了宇宙、自然法则和人类智慧的关系,体现了湛若水作为理学大家的哲学思考。
鱼鳖好在川,鸟兽好在山。
人皆好山水,所好非一端。
君子抱仁智,寓意山水间。
矧乃阳春月,富贵相追攀。
靓装散香风,纤指发清弹。
道旁起深羡,有识独长叹。
我亦共春游,所遇得正观。
可与达者悟,难与昧者谈。
世事偏宜假,吾生只认真。
少知行路恶,老爱在家贫。
宁接古时鬼,怕逢今世人。
涧松方卧雪,野草亦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