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惬过逢数,更阑笑语长。
乱蛩灯下静,深竹雨中凉。
客坐开山笥,乡心寄酒觞。
子云方寂寞,谁道校书郎。
意惬过逢数,更阑笑语长。
乱蛩灯下静,深竹雨中凉。
客坐开山笥,乡心寄酒觞。
子云方寂寞,谁道校书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雨中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之美。
首联“意惬过逢数,更阑笑语长”,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会时的愉悦心情,即使夜深人静,笑声依旧绵延不绝。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
颔联“乱蛩灯下静,深竹雨中凉”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凉的氛围。在昏黄的灯光下,秋虫的鸣叫显得格外清晰,而在雨中的竹林里,空气仿佛被洗净,带来一丝凉意。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颈联“客坐开山笥,乡心寄酒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邀请远方的客人坐在装满书籍的山笥旁,以酒寄托思乡之情。这里既有对知识的追求,也有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尾联“子云方寂寞,谁道校书郎”则以西汉文学家扬雄(字子云)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处寂寞之境,但依然坚守文学创作的决心。诗人以扬雄为榜样,表明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不会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夜相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乱霞晴隔浦,正横笛、暮江楼。
看沙际潮回,城阴树暝,帆势遥收。湾头。
数枝瘦柳,尚依稀、认得去时舟。
雁外心传锦字,鸥边梦阁离愁。凝眸。桂影碧空浮。
谁共举琼瓯。问西湖今夜,几分明月,可似扬州。
重游。待拌醉倒,怕石桥、枫冷又深秋。
折得芦花懒寄,絮云吹满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