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明烟细还如旧。只觉桃花瘦。有风无雨过清明。
惯了天涯不惯杜鹃声。玲珑格子炉香袅。
只共梨花笑。倘教吹笛影儿双。
多谢四更山月照幽窗。
霞明烟细还如旧。只觉桃花瘦。有风无雨过清明。
惯了天涯不惯杜鹃声。玲珑格子炉香袅。
只共梨花笑。倘教吹笛影儿双。
多谢四更山月照幽窗。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而感伤的画面。"霞明烟细还如旧",开篇以明亮的朝霞和轻盈的烟雾,暗示时光流转中景色依旧,但心境已非昔比。"只觉桃花瘦",通过描绘桃花的憔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落寞与哀愁。
"有风无雨过清明",清明时节,微风拂过,没有雨水的洗礼,似乎象征着生活中的平静,但也暗示着缺少情感的滋润。"惯了天涯不惯杜鹃声",诗人习惯了漂泊的生活,却对杜鹃鸟的啼叫感到格外敏感,可能是因为这声音勾起了他对故乡或远方亲人的思念。
进入室内,"玲珑格子炉香袅",炉火微熏,香气缭绕,与室外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只共梨花笑",诗人与洁白的梨花相伴,仿佛梨花能理解他的心情,展现出一种无声的安慰。
最后两句"倘教吹笛影儿双,多谢四更山月照幽窗",如果能有笛声相伴,哪怕只有月光洒在寂静的窗户上,诗人也会感到欣慰。这里的"影儿双"可能是对往昔伴侣的怀念,或是对理想中伴侣的向往,山月的照耀则增添了孤独与期待的意境。
整体来看,谭献的这首《虞美人》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盼。
汉包六合罔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
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
晋人歌蟋蟀,孔子录于诗。
因知圣贤心,岂不惜良时。
行乐不及早,朱颜忽焉衰。
驰光如騕袅,一去不可追。
今也不彊饮,后虽悔奚为。
三年谪永阳,陷阱不知危。
种树满幽谷,疏泉泻清池。
新阳染山木,撩乱发枯枝。
无人歌青春,自釂白玉卮。
今者荷宽宥,乞州从尔宜。
西湖旧已闻,既见又过之。
菡萏间红绿,鸳鸯浮渺瀰。
四时花与竹,樽俎动可随。
况与贤者同,薰然袭兰芝。
醁醅寒且醥,清唱婉而迟。
四坐各已醉,临觞独何疑。
昔人逢曲车,流涎尚垂颐。
况此杯中趣,久得乐无涯。
多忧衰病早,心在良可噫。
譬若卧枥马,闻鼙尚鸣悲。
春膏已动脉,百卉渐葳蕤。
丹砂得新方,旧疾庶可治。
尚可执鞭弭,周旋以忘疲。
《答吕公著见赠》【宋·欧阳修】晋人歌蟋蟀,孔子录于诗。因知圣贤心,岂不惜良时。行乐不及早,朱颜忽焉衰。驰光如騕袅,一去不可追。今也不彊饮,后虽悔奚为。三年谪永阳,陷阱不知危。种树满幽谷,疏泉泻清池。新阳染山木,撩乱发枯枝。无人歌青春,自釂白玉卮。今者荷宽宥,乞州从尔宜。西湖旧已闻,既见又过之。菡萏间红绿,鸳鸯浮渺瀰。四时花与竹,樽俎动可随。况与贤者同,薰然袭兰芝。醁醅寒且醥,清唱婉而迟。四坐各已醉,临觞独何疑。昔人逢曲车,流涎尚垂颐。况此杯中趣,久得乐无涯。多忧衰病早,心在良可噫。譬若卧枥马,闻鼙尚鸣悲。春膏已动脉,百卉渐葳蕤。丹砂得新方,旧疾庶可治。尚可执鞭弭,周旋以忘疲。
https://shici.929r.com/shici/iXavC57.html
西域崭崱群玉峰,悬崖万丈穿玲珑。
世人不识真鬼工,夜半跃起随雷风。
天与西湖作奇观,嶷然飞堕群山中。
海风吹雨万壑暝,往往密有云相通。
遥望烟鬟出林坞,重峦面面青莲宇。
孤云起石风生泉,游人六月不知暑。
世传飞来我亦疑,摩挲苍璧心更悲。
当年禁囿山水远,艮岑一石须人挽。
无人把酒酹山灵,飞入君王上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