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戴允言赴教官之召》
《送戴允言赴教官之召》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圣主旁求弟子师,敕书飞下浙东涯。

画船遂击龙江楫,丹桂应攀月殿枝。

三荣天人归奏对,五经阃奥入论思。

野夫不耐中年别,添得秋风满鬓丝。

(0)
注释
圣主:指皇帝。
旁求:广泛寻求。
弟子师:门徒和老师。
敕书:皇帝的命令文书。
浙东涯:浙江东部地区。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龙江楫:龙江上的船桨,象征尊贵。
丹桂:月宫中的桂花,象征高洁。
月殿枝:月宫的树枝。
三荣:三种荣耀,可能指才子的荣誉。
天人:有才华的人。
奏对:向朝廷上奏。
论思:深入思考和讨论。
野夫:自谦之词,指自己。
中年别:中年离别。
秋风:象征岁月流逝。
鬓丝:鬓边的白发。
翻译
圣明的君主广纳门徒,命令迅速下达至浙东各地。
乘坐装饰华丽的船只,他们挥动龙江的船桨,意欲攀折月宫桂枝。
才华横溢之人向天庭进献奏章,深入探讨经典的深奥之处。
平凡的我难以承受中年的离别,只觉秋风吹过,两鬓增添了许多白发。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送戴允言赴教官之召》描绘了皇帝广纳贤才的情景。首联“圣主旁求弟子师,敕书飞下浙东涯”写出了皇帝对教育的重视,皇命急切地传达到浙东地区,寻找优秀的教育人才。颔联“画船遂击龙江楫,丹桂应攀月殿枝”运用象征手法,将戴允言比作乘画船扬帆的学子,意指他将如龙江上的舟子般奋发进取,有望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攀上高位。颈联“三荣天人归奏对,五经阃奥入论思”进一步赞美戴允言的学识和才华,期待他在朝廷中发挥出卓越的智慧,参与国家大政的讨论。

尾联“野夫不耐中年别,添得秋风满鬓丝”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感叹岁月匆匆,中年离别更显伤感,连秋风都似乎为这离别增添了愁绪,飘落在诗人的两鬓白发上。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戴允言的祝福,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挽李泰发参政三首·其一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谈廷争地,上疏里居时。

意气南山在,名声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无悲。

(0)

送戚弼甫解官盐场二首·其一

听说君中外,堂堂世上名。

文华张右史,正素老先生。

已上三年课,相期万里程。

赠行无好句,聊用一杯倾。

(0)

送李商叟

好去皇华使,佳哉所领州。

职除天禄阁,家近岳阳楼。

一别谁青眼,相逢各白头。

西来多驿骑,能寄短书不。

(0)

送方务德将漕广西时余亦有此除

壮时一别鬓成丝,忽漫同盘又语离。

底事不为三日款,相逢犹是半年迟。

溪边赠策正杨柳,境上开尊应荔枝。

莫叹峤南荒绝好,光华最有远人知。

(0)

三霄亭和韵

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扫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为闻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

正欠渭川千亩竹,清阴分借赖邻翁。

(0)

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戏成三首·其一

茶山老子竟成痴,漫说寻芳去不迟。

浪蕊飘残犹自可,名花落尽不曾知。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