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孤寂的画面。"漫漫复凄凄,黄沙暮渐迷",诗人以广阔而迷离的黄沙设定了一个萧瑟的边疆景象,黄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荒凉和迷茫。此情此境,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暗示了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情感。
"人当故乡立,马过旧营嘶",诗人站在故土之上,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马蹄踏过曾经的军营,只剩下空旷的回响,凸显出战争的荒废和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怀旧情绪,以及对于过去战乱生活的无奈与哀愁。
"断雁逢冰碛,回军占雪溪",诗人通过断续的雁阵触及冰冷的自然景观,以及军队在雪地扎营的情形,进一步强化了边塞的严寒和战争的艰苦。这里的“断雁”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描绘,也象征着孤独与分离。
"夜来山下哭,应是送降奚",诗人在夜幕降临之际,在山下听到了哭泣的声音,这声音很可能是在为即将离开的战俘而哀伤。这里透露出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悲剧,以及人类情感上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个孤寂、凄凉而又充满哀愁的情境。诗中的每一句都深含哲理,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无情,以及人类对于温暖和安宁生活的渴望。
晚江如镜,正木兰飘泊、山城如斗。
十五年前游子路,那管罗裙消瘦。
未识离情,初辞奁阁,爱醉斜阳酒。
而今一梦,千条愁见杨柳。
铁舟消息依然,町花畦草,冷落苔非旧。
七里堤沙双屐健,似此閒心谁又。
几点渔灯,星稀月黑,芦荻涛声走。
荒鸡清柝,泪痕寒进襟袖。
把光珠换得,细马驮来,燕玉斗荆艳。
携手螺屏内,相怜处,仙鹅解弄芳翰。断肠旧卷。
合付伊、湘竹轻按。
更良夜、帐底鬟春腻,胜凫藻熏暖。最忆昔游吟馆。
料钿筐新设,罗额遮遍。
几载铜驼客,到此时、荔枝腰带应缓。五茸路远。
且漫商、归贮深院。但晓画双蛾,须似九峰翠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