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好与天争力,困竭方惭已力微。
见事晚于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从来好与天争力,困竭方惭已力微。
见事晚于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名为《六十寄景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反思。他先是用“从来好与天争力”开篇,说明了自己向来不甘心被动,总想着要与命运抗争,但随后他又坦白说:“困竭方惭已力微”,意思是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和困难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力量其实很微薄,感到羞愧。
接着,“见事晚于蘧伯玉”一句中,诗人自比为春秋时期的蘧伯玉,这个人非常迟钝,不懂得变通。诗人觉得自己在理解世事上也同样慢半拍。而“今知五十九年非”则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反思,认识到以往的许多努力和追求其实并不恰当。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自我检讨与深刻的生命体验。他通过这样的抒情,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人生后半程中对于时间、力量和理想的深刻认识。
荒郊人事绝,欢喜见时髦。
旧业椽为笔,新官草染袍。
幽明终考绩,州县岂徒劳。
况有松筠性,凌寒节更高。
丹轮随待十三州,青琐文章汗马牛。
喜见钱塘山水好,卜居为有荻花秋。
年来游宦无羁束,要醉海棠西入蜀。
侯门不惯扑车尘,犹忆画堂红映烛。
未易池中甘索寞,乍屈数旬聊自托。
牛刀行割武阳城,梦魂已到天章阁。
劝君强作岷峨客,莫念凤凰烟景隔。
归家重倚望湖楼,依前水浸吴天白。
风琴牛笛难度曲,早韭晚菘谁当肉。
笔端画饼不得饱,汁少熬鸡浑未熟。
三年楮叶太劳力,八尺鼓围竟空腹。
遥遥华胄犹龙孙,皎皎白驹絷空谷。
头风岂无草檄愈,酱瓿正须太玄覆。
供书小吏腕几脱,免冠毛颖发仍秃。
年来轧思倒挽牛,逃虚僧社高如秋。
乞身得此清凉国,不减人间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