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换溪溪玉,花呈岭岭春。
秧田暄处早,茅屋补痕新。
雨换溪溪玉,花呈岭岭春。
秧田暄处早,茅屋补痕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诗人以“雨换溪溪玉”开篇,意象着细雨后溪流清澈如同玉石一般,显示出大自然在雨水滋润后的纯净与美丽。此句不仅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清新氛围,也为后文描绘春天景色铺垫了基础。
接着,“花呈岭岭春”进一步渲染了春意,山峦间花朵竞相开放,展示出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的旺盛。
“秧田暄处早”则切入到农事活动中,描述了农民在温暖的阳光下早早地开始了耕作。这里“暄”字用得十分贴切,既描写了春日暖和的气候,也反映出农时的紧迫感。
最后,“茅屋补痕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茅屋是古代农舍的常见形式,而“补痕”则暗示着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坚守与修复的精神。加上“新”字,则给人以希望和更新的感觉。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通过对春日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践玉作名城,乃介荆郢间。
西称汤沐邑,北列价人藩。
蚕丛复东路,设险抗云关。
宰牧苦陲传,束带无时閒。
晨起理讼牒,日旰不得还。
臞瘁道固然,宁有冰雪颜。
抚兹锋镝馀,徒思物力殚。
颓垣隐草莽,暴骨如丘山。
何事豺虎嗥,四郊行且艰。
问讯楚天碧,秋阴老蕨薇。
五龙开洞府,双鹤护禅扉。
宦迹青油幂,骚坛翠羽旂。
山中张岊是,潭畔屈原非。
径仄消尘累,林间长道机。
松餐饶五粒,苔卧冷三衣。
以我多岐癖,于君十载违。
断虹知不化,疲马憺忘归。
语向军持净,心随脉望飞。
那堪隔回雁,吟眺独依依。
炎海挺玄柯,春风发华颖。
一叶有百阴,千寻无曲影。
香浮玳瑁洲,翠压筼筜岭。
皎皎林中贤,居心复渊靓。
璞韫见夜光,锦衣而尚絅。
高洁谢世氛,孤芳爱吾鼎。
旷览图书契,冥搜穷灵境。
抗迹湖海空,别路云山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