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遍天西,除他月外,算来只此三人。
隔水高楼,吟声暗访花魂。
紫箫吹冻蛮江雪,瘦仙才唱不成春。
又轻将半幅乌阑,换了苏辛。
红冰湿透梅边泪,奈清愁有伴,绝艳无姻。
画里孤山,荒凉一片苔皴。
遥香入梦邀同坐,织空帘万感如云。
更依稀素靥珠鬟,冷吊湘君。
历遍天西,除他月外,算来只此三人。
隔水高楼,吟声暗访花魂。
紫箫吹冻蛮江雪,瘦仙才唱不成春。
又轻将半幅乌阑,换了苏辛。
红冰湿透梅边泪,奈清愁有伴,绝艳无姻。
画里孤山,荒凉一片苔皴。
遥香入梦邀同坐,织空帘万感如云。
更依稀素靥珠鬟,冷吊湘君。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易顺鼎所作,名为《高阳台·余与张紫帆、蒋次香倡岁寒三友社于容园,喝月敲花,竟无其四。二君双倚此调见和怨梅之作,率循原韵,以为继声》。诗人通过描绘三位朋友在容园聚会,以月为伴,赏花品茗,却遗憾地发现缺少第四人。他们借咏梅之词,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梅花孤寂命运的共鸣。
"历遍天西,除他月外,算来只此三人",写出了聚会的稀有和珍贵。"隔水高楼,吟声暗访花魂",以楼上传来的吟唱声,象征着对梅花精神的探寻。"紫箫吹冻蛮江雪,瘦仙才唱不成春",运用比喻,形容音乐的凄冷,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气氛的落寞。
"又轻将半幅乌阑,换了苏辛",可能是指用酒杯代替了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情,表达出淡淡的哀愁。"红冰湿透梅边泪,奈清愁有伴,绝艳无姻",进一步深化了对梅花孤独的描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画里孤山,荒凉一片苔皴",借孤山的荒凉,寓言人生的孤寂。"遥香入梦邀同坐,织空帘万感如云",梦境中的香气邀请无人共享,内心的情感如同满天乌云般厚重。最后两句"更依稀素靥珠鬟,冷吊湘君",以湘妃的典故,表达了对失去知音的深深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