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飞淙十八滩,悠悠一派绕银山。
晴波荡漾天光动,止水沉潜夜月寒。
自在船如天上坐,虚明人似镜中看。
此情更向晴江问,春水新添几寸澜。
不是飞淙十八滩,悠悠一派绕银山。
晴波荡漾天光动,止水沉潜夜月寒。
自在船如天上坐,虚明人似镜中看。
此情更向晴江问,春水新添几寸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平川之上的庐陵宗侄介题的独特景致。
首句“不是飞淙十八滩”,以否定的形式引出,暗示了所描述的并非是湍急的河流,而是另一种更为平缓、悠然的景象。“悠悠一派绕银山”则直接描绘了水流环绕着银白色的山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壮丽的氛围。
接下来,“晴波荡漾天光动,止水沉潜夜月寒”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白天的晴波与夜晚的止水,都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美态。晴日里,水面波光粼粼,仿佛与天空相呼应,动中有静;夜晚,则是水面平静得如同沉睡,只有月光在水面留下淡淡的寒意,静中有动。
“自在船如天上坐,虚明人似镜中看”这两句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船只在水中自由漂浮,仿佛人在天上遨游,而人则如同置身于镜子之中,映照出内心的纯净与清明。这种超越现实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心灵的解放与宁静。
最后,“此情更向晴江问,春水新添几寸澜”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与美好的深深向往和追求。他希望将这份情感寄托于晴朗的江面之上,期待着春天的江水能带来新的生机与变化,象征着内心世界的成长与丰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和内在世界探索的深刻感悟。
莫笑刘郎老。老刘郎平生,不是山林怀抱。
梦里风云翻海岳,觉后狂歌坠帽。
叹几度、荒鸡误晓。
天际晴云开五色,纵今年、意气犹年少。
机事远,有时到。凯歌檄笔凭谁道。
对村中、一溪流水,半林斜照。
赖有可人堪话旧,时共掀髯绝倒。
也来问、衮衣茸帽。
聊且问天占百岁,看乾坤、此事如何了。
肠断处,春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