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漓千里下鱼儿,候取天边掣电时。
来日江流添几尺,月前已有罟师知。
黔漓千里下鱼儿,候取天边掣电时。
来日江流添几尺,月前已有罟师知。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涨潮的景象,充满了动态与生机。诗人以“黔漓千里下鱼儿”开篇,巧妙地将黔江和漓江的辽阔与鱼儿的灵动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江面的广阔与生命的活力。接着,“候取天边掣电时”,则进一步渲染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暗示着江水涨潮并非偶然,而是自然规律的体现,仿佛在等待着某个特定时刻的到来。
“来日江流添几尺”一句,直接点明了江水上涨的事实,同时也预示着变化即将发生,给人以期待感。最后,“月前已有罟师知”,通过渔夫提前知晓江水涨潮的信息,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适应能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水涨潮这一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神秘,也蕴含了对生活智慧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生动。
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
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
老火不知老,尚欲骄新秋。
金稚力未胜,如儿方唧啾。
稍养浩然气,终当凌斗牛。
巧夕乞巧者,稚儿辈可羞。
老拙眼尚明,却笑群目幽。
造物真大巧,容得智力不。
巧亦不自知,变化神鬼惊。
夏将烘炉铸,至秋成金城。
金城包宇宙,万宝藏难明。
今夕且对月,酌酒与子盟。
仁熟如美种,由我独善耕。
金声而玉振,秋乃集大成。
朔风吹沙边云黄,行人堕指鸟兽僵。
鹔鹴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气成冰霜。
画堂绣幕围丝管,馥馥麝烟红吐煖。
贫人尺布不可缝,夜长展转牛衣短。
将军领戍山上山,劲弩折角刁斗寒。
铁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声心欲死。
年年官赐冬衣绢,妇女从军身不遍。
来岁忍寒须努力,农家饥死无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