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放言五首·其四》
《放言五首·其四》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乾。

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0)
注释
安得:怎能获得。
心源:内心的源泉,指心境。
处处安:到处都感到安宁。
何劳:何必劳烦。
终日:整天。
望林峦:眺望山林。
玉英:美玉,比喻高洁之物。
惟向:只在。
火中冷:在考验或困境中更显冷静或清高。
莲叶:莲花的叶子。
元来:原来。
水上乾:长在无水或少水的地方,比喻在逆境中生存。
宁戚:古代贤士,曾喂牛时唱歌引起齐桓公注意而被重用。
饭牛:喂牛,此处指平凡工作。
图底事:图谋什么事,追求什么目的。
陆通:即楚狂接舆,曾唱《凤兮》歌讽喻孔子。
歌凤:唱凤歌,比喻有深意的言行。
也无端:也没有明确的原因或目的。
孙登:三国魏隐士,以沉默著称。
不语:沉默不言。
启期:春秋时隐士,常自得其乐。
乐:快乐。
各自当情:各自按照自己的情感。
各自欢:各自寻欢作乐。
翻译
如何能让心源处处平和安宁,何必整天遥望山林峰峦。
美玉只在火中更显清冷,莲叶原本就生长在干涸的水面上。
宁戚喂牛图谋的是什么大事,陆通歌颂凤凰也显得无缘无故。
孙登沉默不语却内心欢喜,像启期那样自得其乐,各人按自己的情感寻找各自的欢乐。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生态度的观察,表达了诗人的超脱与淡然。

"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 这两句讲述了内心的平静,不需要总是向往远方或高山之巅,那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这里的心源,是指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接着,"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乾。" 玉英象征着纯洁无瑕,而它却能在火中保持清凉,这是对坚守本真不受外界影响的一种赞美;莲叶原本生于水上,却能保持干燥,隐喻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

"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宁戚以画饼为食,显示了一种超脱物欲的情怀;陆通则是凤凰之歌,无关尘世,这两者都在强调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最后,"孙登不语启期乐,各自当情各自欢。" 孙登以不言表达了对人生快乐的理解和领悟,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心情去感受和享受生活中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对比和隐喻,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追求内在平静与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除夕有感

閒花閒月免萦神,且乐明朝到手春。

前日柳浪亭上客,今来留得几多人。

(0)

题紫霄太子岩

多少真官学大还,只将白雪换赪颜。

争如净饭真王子,巢顶穿芽大雪山。

(0)

食笋时方正月·其七

曾踏山阴雨后春,猫头花笋贱如薪。

陶家只栋破塘买,一日常番两替人。

(0)

八月六日舟中忆去年此日与大兄都城归义寺别泫然念及大姑自云明岁二三月当还出笼不远因大笑而别今大姑与兄俱逝矣哀哉·其二

伏惑虽然学圣流,难辞真恸到眉头。

独形独影空舟里,自说因缘自解愁。

(0)

过黄梁祠·其二

不脱阴区苦奈何,仙官尘侣不争多。

人间惟有李长吉,解与神仙作挽歌。

(0)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其一

问我低回何事,十年梦到胸中。

今日兔葵燕麦,当时秋雨春风。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