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风拂拂夜光流,满意冰轮见举头。
此际素娥应耐冷,今年玉塞又信秋。
无须对景翻思旧,不必临池更倚楼。
极大圆中圆魄度,何曾痕迹著些留。
碛风拂拂夜光流,满意冰轮见举头。
此际素娥应耐冷,今年玉塞又信秋。
无须对景翻思旧,不必临池更倚楼。
极大圆中圆魄度,何曾痕迹著些留。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色之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
首句“碛风拂拂夜光流”,以“碛风”起笔,描绘了沙漠中微风轻拂,月光如流水般在夜空中流淌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满意冰轮见举头”,将月亮比作“冰轮”,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皎洁与明亮,同时“举头”二字,既描绘了抬头望月的动作,也暗含了诗人对月光的欣赏与赞叹之情。
“此际素娥应耐冷”,借用了嫦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月宫中嫦娥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中秋之夜虽美,但月宫中的寒冷与孤独。接下来,“今年玉塞又信秋”,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中秋之夜的景色置于边塞的背景下,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同时也蕴含了对边关将士的思念与祝福。
后四句“无须对景翻思旧,不必临池更倚楼”,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超然态度,认为无需因眼前的美景而回忆过去,也不必特意寻找特定的地点来欣赏美景,体现了诗人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最后,“极大圆中圆魄度,何曾痕迹著些留”,以“极大圆”象征满月,强调了月之圆满与完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这些美好瞬间能够留下深刻印象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中秋之夜月色的美丽,也融入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