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蛾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
城头乌栖休击鼓,青蛾弹瑟白纻舞。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
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
在这首诗中,王建描绘了一幅春日宫廷生活的画面。开篇“馆娃宫中春日暮,荔枝木瓜花满树”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宫中的繁华景象,荔枝和木瓜充分展示了南方果实的丰硕与甜美,同时也隐喻着宫廷生活的奢侈与富饶。接着“城头乌栖休击鼓,青蛾弹瑟白纻舞”两句,则转向军事和音乐,乌栖鸣叫、战鼓缓慢地敲响,与青蛾跳动、瑟弦轻拨形成对比,既表现了边塞的警觉与宫廷的安宁,也通过“白纻舞”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仙境。
“夜天曈曈不见星,宫中火照西江明”两句,描写了夜晚无星,宫中的灯火却如同白昼,照亮了西江,营造出一种超越自然、光彩夺目的景象。这种对比强调了宫廷的奢华与世俗生活的差异。
“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佩满中庭”两句,则转向人物活动,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宴会后醉酒起舞的情景,她的装饰散落一地,显得随意而不失豪奢。这里的“无次第”和“堕钗遗佩”,都传达了宫廷生活中的放纵与自由。
最后,“此时但愿可君意,回昼为宵亦不寐,年年奉君君莫弃”三句,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渴望,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符合君主的心意。即使是白昼变成夜晚,也愿永远保持这种忠诚,不让君王感到失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权力中心的向往与依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越凡尘、追求永恒的美好情愫。
晓从招提游,同袍胜云集。
中有缁衣流,恐是遁远匹。
儒释偶相忘,宾主情更密,饭我蒲香馔,坐我沉檀室。
相携历观览,继目了无极。
载登大雄殿,俯瞰众僧窟。
光辉互吞吐,金碧委狼藉。
一区足众巧,富丽难具述。
抚此百感生,徘徊以终日。
记船移六柱,水点三篙,问讯鸥波。
偷放寻春假,泥珊裙醉艳,宝扇微歌。
楚弦惯咽凄语,离绪织愁梭。
怅画里青山,虚名白鹊,未解填河。蹉跎。
少年事,怕晨奁夕镜,瘦减双蛾。
我亦伤迟暮,算黄金铸恨,两处谁多。
彩云散作零梦,如剪断秋罗。
便有约重来,桃花易落人奈何。
甚花朝、等闲过了,天涯凄断芳讯。
琵琶不作无情响,弹醒绮罗幽恨。眠未稳。
算春在江南,但有思量分。愁脂怨粉。
便残月闻歌,寒灯说艳,长夜怎消尽。
西泠路,冷落秋娘翠鬓。同心空铸私印。
蝶裙如梦经年别,赚得销魂诗本。人瘦损。
想镜里朱颜,只许鹦哥认。离怀暗引。
问桃叶因缘,杨花知遇,痴约几时准。
自罗裙饯饮,粉袖亲香,忽忽幽欢。
渐与明湖远,恨浮名误我,裘马长安。
水边那日游冶,眉样斗青山。
怕别后芳华,西风换了,不似前番。阑珊。
画帘外,想柳影添颦,梧叶惊寒。
第六桥头路,放红船移月,谁唱弯弯。
翠楼剪烛人杳,离思问齐纨。
怅夜迥秋高,凉萤数点愁倚栏。
罗浮仙侣,也闲趁好春,脂痕匀注。
艳魄还丹,冰肌晕酒,依约绛唇初吐。
翠禽为谁啼醒,却向朱门留住。
问名字,记吹箫低唱,松陵前度。偷觑。
窗外影,嵰雪万重,梦冷来时路。
倚竹新妆,巡檐浅笑,不管缟衣人妒。
十分出尘香韵,一例凡花输与。
拟标格,算人间只有,秦郎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