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一砺四首·其二》
《十一砺四首·其二》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我本渔樵徒,山水足嘉遁。

昔也为凤凰,今焉乃驽钝。

反思生为人,虚食国家饭。

讵甘死贼手,钳口违公论。

孤忠破众逆,弥久气弥健。

决当乘良机,为国行天宪。

勇往直无前,一举四海劝。

谈笑解倒悬,尽释下民怨。

生或不就绪,死当偿夙愿。

罔使竟食言,劫劫抱长恨。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十一砺四首》之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思考,以及面对逆境时的坚定信念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首句“我本渔樵徒,山水足嘉遁”描绘了诗人原本的生活状态——隐居于山水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渔樵生活。接着,“昔也为凤凰,今焉乃驽钝”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自己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表达了从过去的辉煌跌落至现在的平凡甚至不如意的境地。

“反思生为人,虚食国家饭”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反思,以及对浪费国家资源的自责。接下来,“讵甘死贼手,钳口违公论”表达了诗人不愿屈服于敌人,即使被迫沉默也违背了公正舆论的心声。

“孤忠破众逆,弥久气弥健”展现了诗人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勇气和决心。他相信自己的忠诚最终会战胜一切逆境,且这种精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加坚韧不拔。

“决当乘良机,为国行天宪”表明了诗人抓住时机,为国家实施正道的决心。“勇往直无前,一举四海劝”强调了他勇往直前、一鼓作气,以行动感召四方的态度。

“谈笑解倒悬,尽释下民怨”描绘了诗人轻松化解危机、安抚民众的情景,展现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人道主义情怀。“生或不就绪,死当偿夙愿”表达了诗人无论生死,都将实现心中愿望的决心。

最后,“罔使竟食言,劫劫抱长恨”则是诗人对未能实现承诺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即事

旧馆欣重宿,新晴惬令辰。

尘纷无所系,花鸟自相亲。

嘉惠诸生盛,清樽院主频。

素闻亨困旨,贵在熟吾生。

(0)

重经狮子山

阳复春来一棹还,简编新课日希颜。

船头火伴时相命,掩卷推篷又看山。

(0)

孙生景福复来接果不肖忽七十有五而生亦六十有五矣感思今昔遂成此句

妙手频来夺化工,几回笑语共春风。

筋骸容易成迟莫,百岁光阴一梦中。

(0)

白石道中

白石当年曾有赋,清秋此日更停舆。

回头火伴閒相语,琴剑何时返故居。

(0)

宿安定里

昨日无所期,今宵获安定。

但教灵府虚,随处江山胜。

(0)

车泰使归喜而作

山暝风高雨打衣,敲门知自玉墀归。

椿萱綵服千重庆,台阁云笺万丈辉。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