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随长短,浮云弄阴晴。
纲常九鼎重,富贵一毛轻。
幻梦迷蕉鹿,愁城破酒兵。
客窗浑不寐,欹枕听鸡行。
世路随长短,浮云弄阴晴。
纲常九鼎重,富贵一毛轻。
幻梦迷蕉鹿,愁城破酒兵。
客窗浑不寐,欹枕听鸡行。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与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思考。首联“世路随长短,浮云弄阴晴”以自然景象隐喻人生的起伏不定,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性。
接着,“纲常九鼎重,富贵一毛轻”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道德伦理(纲常)的崇高与价值,将其比作不可动摇的九鼎,而将富贵视为微不足道的一根羽毛,突出了精神价值与物质追求之间的相对关系,表达了对道德与精神追求的重视。
“幻梦迷蕉鹿,愁城破酒兵”则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虚幻与现实冲突的探讨。将人生比作梦境中的幻象,蕉鹿之迷象征着现实与幻想的混淆,而酒兵则是用来排解愁绪的工具,但最终难以真正解决问题,暗示了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无奈与挣扎。
最后,“客窗浑不寐,欹枕听鸡行”描绘了一幅深夜难眠的画面,主人公在异乡的客居中,独坐窗前,倾听远处鸡鸣,表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与象征,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流露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四鼓出门去,辘辘双轮驶。
手炉火尚温,仆夫呼止止。
百里三间房,屋低墙半圮。
我读西域志,风穴乃在此。
狂吹人上天,疾卷车如纸。
今来日正中,清绝无尘滓。
恨未一领略,空动子我指。
忽闻声隆隆,雷转空山里。
远自西南郊,徙觉振两耳。
顷刻人声忙,闩车缚行李。
我仆正饮马,人马仆如蚁。
地轴神鳌翻,天柱毒龙毁。
昆阳战正鏖,武安兵四起。
塞户齽齘坐,昏不辨匕几。
设想车行迟,吹化身余几。
入夜更怒号,诘朝殊未已。
干饼分充饥,谁暇问甘旨。
仆面愁无色,我转大欢喜。
奇境得奇观,陈编空载纪。
若非亲见闻,几将蠡测拟。
三日乃收声,开户作遐视。
蓬裂车空存,雪净天如洗。
御行善泠然,吾将笑列子。
《三间房遇风》【清·史善长】四鼓出门去,辘辘双轮驶。手炉火尚温,仆夫呼止止。百里三间房,屋低墙半圮。我读西域志,风穴乃在此。狂吹人上天,疾卷车如纸。今来日正中,清绝无尘滓。恨未一领略,空动子我指。忽闻声隆隆,雷转空山里。远自西南郊,徙觉振两耳。顷刻人声忙,闩车缚行李。我仆正饮马,人马仆如蚁。地轴神鳌翻,天柱毒龙毁。昆阳战正鏖,武安兵四起。塞户齽齘坐,昏不辨匕几。设想车行迟,吹化身余几。入夜更怒号,诘朝殊未已。干饼分充饥,谁暇问甘旨。仆面愁无色,我转大欢喜。奇境得奇观,陈编空载纪。若非亲见闻,几将蠡测拟。三日乃收声,开户作遐视。蓬裂车空存,雪净天如洗。御行善泠然,吾将笑列子。
https://shici.929r.com/shici/gjP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