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
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
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
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斜阳弄赤。
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
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
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影借氍毹,根连阡陌。都无人惜。
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
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春碧。
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斜阳弄赤。
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
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
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
此诗以荷花为题,描绘其生长环境与形态之美。首句“影借氍毹,根连阡陌”以氍毹喻荷叶之广袤,根系深植于田间,展现荷花生长的广阔与深厚根基。接着“都无人惜”一句,暗含对荷花不被世人珍视的感慨。
“翠盖红衣,佳名倩谁锡”将荷花比作翠绿的伞盖和红色的衣裳,赞美其美丽,同时提出“佳名”应由何人赐予的疑问,流露出对荷花独特魅力的欣赏与赞叹。接下来“盈盈带露,刬袜过、茜裙留迹”,生动描绘了荷花在晨露中轻轻摇曳的姿态,以及其下留下的足迹,赋予荷花以动态美。
“春碧。行尽断芜,怕王孙岑寂”则通过想象王孙(贵族子弟)在春天碧绿的荷塘边行走,担心此处荒凉,表达了对荷花能带来生机与美的期待。接下来“斜阳弄赤。山抹烟光,丁香也无色”描绘夕阳映照下的荷花,与远处山峦、烟雾中的丁香形成对比,强调荷花的独特魅力。
“几番风信曾否。记开日。莫是云英潜化,满地乱琼狼籍”表达了对荷花开放时间的追忆,似乎在询问是否有人能像云英(传说中的仙女)一样,让满地的雪花(比喻花瓣)散落,展现出荷花凋谢后的凄美。
最后,“惹牧童惊问,蜀锦甚时铺得”以牧童的视角,引出对荷花盛开景象的想象,仿佛蜀锦般的美丽画卷在眼前展开,充满了对荷花盛开时壮观景象的向往与期待。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花从生长到凋谢的全过程,不仅展现了荷花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与美好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
风流不独占才名,水镜冰壶表里清。
千里溪山娱暇日,一天风雨送秋声。
饱聆玉屑霏谈麈,灿睹骊珠出管城。
卧辙遮留能几日,捲帘烟景若为情。
倚杖臞然一病夫,羡君联骑出西湖。
若逢佳处能相忆,寄与新诗作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