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其五》
《由临川北道抵馀干山行五首·其五》全文
清 / 方朝   形式: 古风

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

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

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

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

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临川北道前往馀干山行途中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山行宿常迟,白日忽已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山行的漫长与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告诉读者旅途的艰辛与时间的无情。

接着,“美人在天末,明霞倩谁佩”一句,运用浪漫的想象,将远方的美人比作天边的明霞,表达了对远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总角事远游,夙昔临东岱”则透露出诗人年轻时便开始了远游的生活,早年曾面对过泰山,这不仅是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体现了诗人对壮志豪情的追求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中怀念旧丘,极目炎云外”表现了诗人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好奇,通过“炎云外”的描述,既展现了旅途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热烈与激情。

最后,“奈何来豫章,咫尺庾关在”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矛盾,豫章与庾关虽近在咫尺,却难以逾越,隐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与挣扎。

“明朝乃回车,转欲向吴会”则预示了诗人即将改变行程,转向吴会,或许是对新目标的追求,或是对生活变化的适应,体现了诗人的决断与适应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旅途中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远方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与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

方朝
朝代:清

清广东番禺人,居苏州,字东华,一字寄亭,晚号芬灵野人。方还弟。国学生。幼失明,十三四岁始愈。诗文与兄齐名,称广南二方,亦称吴中二方。有《勺园集》。
猜你喜欢

古乐府

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

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

今夕何夕月欲没,虎抱空关龙厌直。

峥嵘北斗著地垂,手去瓠瓜不盈尺。

严陵醉卧光武傍,浮楂正值天孙织。

王良挟策飞上天,傅说空骑箕尾立。

君不见茂陵弃子欲登仙,自将壮士终南边。

忽然遭窘出玺绶,归来下诏除民田。

阿瞒急示乘舆物,鲜卑仍弃珊瑚鞭。

又不见古来垂堂戒华屋,敌国挟辀戎接毂。

白龙鱼服误网罗,孔雀金花被牛触。

(0)

呈寇公二首·其二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尺,何似燕姬一曲歌。

(0)

水霖

菊花潦倒雨冥冥,秋菌参差上壁生。

台榭可堪闲眺望,池笼不快野心情。

猿啼山馆寒无梦,灯背风帘滴到明。

却为农家妨敛穫,丛祠精舍拟祈晴。

(0)

鹧鸪天·其一车中

紫陌朱轮去似流。丁香初结小银钩。

凭阑试问秦楼路,瞥见纤纤十指柔。

金约腕,玉搔头。尽教人看却佯羞。

欲题红叶无流水,别是桃源一段愁。

(0)

鹧鸪天

抛却功名弃却诗。从教身染气球泥。

侵晨打?齐云会,际暮演筹落魄归。园苑里,粉墙西。

佳人偷揭绣帘窥。

高侵云汉垂肩久,低拂花梢下脚迟。

(0)

壶中天.寿伯母十二月初六

嘉平时候,算尧阶蓂叶,才方开六。

婺女当年曾降瑞,产作仙姿清淑。

金玉满堂,儿孙满目,心事今都足,嘻嘻哈哈,一门和气可掬。

何幸诞节称觞,湖山堂上,燕集皆亲族。

犹子不能歌盛美,但借湖山为祝。

福比湖深,寿齐山耸,岁岁颜如玉。

好陪王母,共看几度桃熟。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