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予在龙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晨未消作诗记之二首·其一》
《予在龙安木蛇庵除夕微雪及晨未消作诗记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终夕不自寐,老逐客愁长。

寒威正折绵,归梦不成往。

萧惊闻打窗,气势颇舂撞。

地炉对残缸,瓦沟集清响。

起看雪覆砌,秀色动屏帐。

归来檐溜滴,坐席初未暖。

乃知春草微,已出严凝上。

但馀檐卜林,落花和月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除夕之夜在龙安木蛇庵中所感受到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对归家的渴望。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与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愁绪。

首句“终夕不自寐”,表达了诗人整夜难以入眠的状态,暗示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接着,“老逐客愁长”一句,点明了诗人作为客居之人,年岁渐长,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寒威正折绵”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即使穿着厚重的棉衣也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意。“归梦不成往”则表达了诗人无法实现归家之梦的无奈与失落。

接下来的几句,如“萧惊闻打窗,气势颇舂撞”,通过窗户被风吹得“舂撞”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而“地炉对残缸,瓦沟集清响”则描绘了室内火炉的温暖与室外冰凉的对比,以及屋檐下积雪融化的声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起看雪覆砌,秀色动屏帐”一句,诗人从室内走出,看到外面的雪景,感受到了春天即将来临的生机与活力。而“归来檐溜滴,坐席初未暖”则再次强调了室内外温度的差异,以及诗人对温暖的渴望。

最后,“乃知春草微,已出严凝上”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尽管严冬还未完全过去,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悄悄到来。“但馀檐卜林,落花和月赏”则以落花与月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冬日夜晚图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与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细微变化的体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过漷县风大作取舟中储酒饮之

黄菊开时归意浓,泥尊名酒未开封。

不辞拚作陶潜醉,受尽长河一日风。

(0)

题刘主事显仁挽册

曾倾白下郎官盖,忍读青田太守文。

今日九原谁是伴,里中新有一峰坟。

(0)

次韵奉答李方伯介轩潮连见寄·其二

不侍冰颜累十秋,可堪相近阻相求。

此心未许旁人识,公在山斋仆在舟。

(0)

寄陈秉常用天锡韵

早援深谷探花原,举手来扳笠顶天。

谁与浪传青鸟信,君今疑是白龙仙。

(0)

至日梁听松?白石惠生鱼

朝来何处得庖鲜,白日村边响夜舷。

布被蒙头呼不起,真成至日闭关眠。

(0)

听秀夫诵定山先生之作

高格英风忽两联,故人耳顺是今年。

谁还敢拟三千首,我也前知八百仙。

淡淡菊花秋满把,陶陶松蚁日高眠。

定山倘许吾扳驾,突过尧夫击壤前。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