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侍冰颜累十秋,可堪相近阻相求。
此心未许旁人识,公在山斋仆在舟。
不侍冰颜累十秋,可堪相近阻相求。
此心未许旁人识,公在山斋仆在舟。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次韵奉答李方伯介轩潮连见寄(其二)》中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多年不与对方相见,即使近在咫尺也难以相聚,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遗憾。"不侍冰颜累十秋"暗示了长时间的分离,"可堪相近阻相求"则强调了尽管距离不远,但因某种原因无法相见的苦涩。诗人强调自己的心境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此心未许旁人识",表明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忠诚。最后一句"公在山斋仆在舟"以对比的方式,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各自的生活状态,一个是隐居山中,一个是漂泊在外,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感伤。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执着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苍苍孤松外,更有一林竹。
徘徊松竹间,数子皆耆宿。
老圃且共娱,清霜忽忘肃。
正喜餐黄英,有客来不速。
坐客静相对,狂谈惟我独。
城东晚香叟,新诗示一轴。
为报岭头梅,驿使已相属。
我欲祷苍苍,留此东篱菊。
但得傲霜枝,常伴破茅屋。
何须白衣至,醇醪吾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