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陂塘水半扉,姬人梳裹入罗帏。
佛楼先礼六铢衣。
花午枕抛红印起,月斜炉绕篆烟微。
百花深处玉郎归。
四月陂塘水半扉,姬人梳裹入罗帏。
佛楼先礼六铢衣。
花午枕抛红印起,月斜炉绕篆烟微。
百花深处玉郎归。
这首明代茅维的《浣溪沙·顾默孙纳姬》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图景。首句“四月陂塘水半扉”写出了四月时节,池塘水位适中,似半掩着门扉,营造出春水盈盈的清新氛围。次句“姬人梳裹入罗帏”则细腻地描绘了女子精心打扮,准备迎接心上人的场景,暗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
“佛楼先礼六铢衣”中的“佛楼”可能是指佛像或佛堂,这里的“六铢衣”可能是女子对爱人的期待,暗示其身着华丽的服饰。接下来,“花午枕抛红印起”描绘了午后小憩后,女子慵懒地起身,枕头留下的痕迹仿佛是爱情的印记。而“月斜炉绕篆烟微”则通过月光斜照、炉火篆烟的细节,渲染出静谧而温馨的夜晚气氛。
最后一句“百花深处玉郎归”以“玉郎”代指男子,表达出女子在繁花盛开的季节里,期盼心上人如玉般温润的归来,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期待。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景和情感世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
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
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
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
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
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近村寂寞孤炊起,远树为茫沽酒市。
柳丝高挂新月钩,平者是沙流者水。
黄头摊网儿刺船,腥风瑟瑟鱼平舷。
沙鸟背人群欲睡,林禽追棹去相先。
千金何处得此纸,咫尺烟波含万里。
不纳租庸过一生,提鱼换酒仍赊米。
仙源路远桃花残,人间踏地多惊湍。
珍重江湖钓竿手,莫遮西日向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