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其六三潭印月》
《木兰花慢·其六三潭印月》全文
清 / 杨玉衔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写空潭人影,有名曰,在中湫。

看桥板横弓,塔轮对鼎,今古长浮。横舟。

琉璃界里,小浮图、烛影闪星眸。

卅六阑干曲曲,倚来偷看吴钩。中流。击汰吟秋。

尊易泣,笛方愁。自东坡去后,琼楼恍惚,赤壁遨游。

更收。孤山鹤梦,被西风、吹散落前洲。

诈识莼丝真味,此中惟有潜虬。

(0)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其六)“三潭印月”是清代词人杨玉衔所作。词中描绘了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下湖面的静谧与神秘。

词的开篇“写空潭人影”,以“空潭”为背景,巧妙地引入了人的倒影,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的意境。接着,“有名曰,在中湫”,点明了地点——中湫,即三潭之一,暗示了接下来将要展开的画面将是这一特定景观的特写。

“看桥板横弓,塔轮对鼎,今古长浮。”这里通过桥、塔、鼎等元素的描述,不仅勾勒出了三潭印月的景象,也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变迁。

“横舟。琉璃界里,小浮图、烛影闪星眸。”舟行于琉璃般的水面,小佛塔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仿佛星辰落入了人间,这样的画面既具视觉冲击力,又充满了诗意和禅意。

“卅六阑干曲曲,倚来偷看吴钩。”“卅六阑干”指的是环绕三潭的栏杆,曲折蜿蜒,暗示了游览路径的复杂与趣味。倚靠栏杆偷窥吴钩,既是对古代兵器的暗喻,也表达了词人对过往英雄豪情的向往与怀念。

“中流。击汰吟秋。尊易泣,笛方愁。”“中流”点明了三潭的位置,同时也是词人情感抒发的高潮。击水吟唱秋声,酒樽易泣,笛声哀愁,这些细节描绘了词人在美景中的感慨与思绪,既有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百态的深思。

“自东坡去后,琼楼恍惚,赤壁遨游。”这里借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对东坡先生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更收。孤山鹤梦,被西风、吹散落前洲。”孤山上的鹤梦,随着西风飘散至前方的洲际,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词人心境的象征,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自由。

“诈识莼丝真味,此中惟有潜虬。”最后两句以莼菜和潜虬为喻,表达了词人对西湖独特风味的品味,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个词作在描绘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词人高雅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作者介绍

杨玉衔
朝代:清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猜你喜欢

满庭芳·花扑鞭梢

花扑鞭梢,风吹衫袖,马蹄初趁轻装。
都城渐远,芳树隐斜阳。
未惯羁游况味,征鞍上、满目凄凉。
今宵里,三更皓月,愁断九回肠。
佳人,何处去,别时无计,同引离觞。
但唯有相思,两处难忘。
去即十分去也,如何向、千种思量。
凝眸处,黄昏画角,天远路岐长。

(0)

点绛唇·征骑初停

征骑初停,酒行莫放离歌举。
柳汀莲浦。
看尽江南路。
苦恨斜阳,冉冉催人去。
空回顾。
淡烟横素。
不见扬鞭处。

(0)

点绛唇·台上披襟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
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贮。
楚歌声苦。
村落黄昏鼓。

(0)

点绛唇·辽鹤归来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寸书不寄。
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
愁无际。
旧时衣袂。
犹有东门泪。

(0)

念奴娇·醉魂乍醒

醉魂乍醒,听一声啼鸟,幽斋岑寂。
淡日朦胧初破晓,满眼娇晴天色。
最惜香梅,凌寒偷绽,漏泄春消息。
池塘芳草,又还淑景催逼。
因念旧日芳菲,桃花永巷,恰似初相识。
荏苒时光,因惯却、觅雨寻云踪迹。
奈有离拆,瑶台月下,回首频思忆。
重愁叠恨,万般都在胸臆。

(0)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灰暖香融销永昼。
蒲萄架上春藤秀。
曲角栏干群雀斗。
清明后。
风梳万缕亭前柳。
日照钗梁光欲溜。
循阶竹粉沾衣袖。
拂拂面红如著酒。
沈吟久。
昨宵正是来时候。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