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纳粟》
《纳粟》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

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

今日谅甘心,还他太仓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áng / bái

yǒukòuméngāoshēngcuī

jiāréndàixiǎochǎngshàngzhāngdēngzhú

yángjìngzhūchēsānshí

yóuyōuzhōngbiāntóng

miùcóngshìnèikuìcái

liánshòumìngguānzuòshīshínián

chángwénrénsǔnzhōu

jīnliànggānxīnháitàicāng

注释
有吏:指官吏。
纳粟:缴纳粮食。
不待晓:没等到天亮。
张灯烛:点起灯火。
扬簸:扬谷去糠。
净如珠:形容谷粒洁净。
斛:古代量器,一斛约等于十斗。
纳不中:达不到缴纳的标准。
僮仆:家中的仆人。
谬从事:错误地任职。
内愧:内心感到惭愧。
四命官:四次任命的官职。
损益周必复:古人认为善恶得失会有报应。
谅甘心:心甘情愿。
太仓谷:国家粮仓的粮食。
翻译
官吏夜晚来敲门,大声催缴粮食。
家人没等到天亮,就点亮了场上的灯火。
扬谷簸箕下,谷粒洁净如珍珠,一车能装三十斛。
还担心缴纳不够标准,鞭打责罚了仆人。
以前我错误地任职,内心愧疚于才华不足。
连续被任命为四次官职,白白领取了十年俸禄。
常听古人说,损益之事终有报应。
如今我总算心甘情愿,归还那些仓库的谷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因为国家征收粮食而被迫在夜晚紧急处理事务的场景。诗中不仅展现了官员工作的紧张与压力,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忧虑和自责。

"有吏夜叩门,高声催纳粟"直接设置了紧迫的情境,官府的人在深夜里敲门催促着交纳粮食,这种场景不仅给官员带来了压力,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急迫需求。

接下来的两句 "家人不待晓,场上张灯烛" 描述了一个连夜工作的画面,家庭成员也加入到紧张的劳作中,场所内点起灯烛,这是一个充满紧迫感和忙碌氛围的景象。

"扬簸净如珠,一车三十斛" 这两句具体描绘了粮食的搬运过程,扬簸中的粮食光亮如同珍珠,一车装载着三十斛(古代容量单位)的粮食,这不仅展示了工作的繁重,也反映出粮食征收的严格要求。

"犹忧纳不中,鞭责及僮仆" 表达了官员对于不能按时交纳粮食的焦虑和担忧,以及因此可能遭受的责罚,这种责任感和对下属的关怀展现出了官员的职务所负。

"昔余谬从事,内愧才不足"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工作不力的反思与自责,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以完成任务。

"连授四命官,坐尸十年禄" 描述了诗人在仕途上的经历以及得到的待遇,但这种表面的成功并不能掩盖内心的不安和自我批评。

"常闻古人语,损益周必复" 这句话引述了古代智者的话,强调了任何事物都要保持适度,不可过度,损害则需及时补救,这也许是诗人对于国家征粮政策的微妙批评。

最后两句 "今日谅甘心,還他太仓谷" 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转变,决定顺应命运,将所得之物归还给国家仓库,表现出一种超脱和释然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官员夜间征粮情景的刻画,以及其内心世界的深入描绘,展现了一个多维度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及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泛黄河自宁夏达包头镇舟行杂咏·其十

家似离巢燕,身如出塞云。

窥天终自幸,垂老厌多闻。

河尽东南转,山从朔漠分。

纪行聊复尔,大地本无垠。

(0)

吴蔚若宫保八十赐寿

贞元朋辈久凋零,晚及同朝又两星。

禁闼梦痕馀箧烛,耆英心学见书屏。

兴贤故事工歌雅,增秩殊荣帝锡龄。

潘傅后先辉里乘,霓裳一曲会重听。

(0)

沪上舆蒉斋会话·其三

却将诙笑洗苍凉,三夜分明梦一场。

记取吴淞灯裹别,不须寒雨忆洪塘。

(0)

日观篇

星斗欲没天风高,天际莽莽驱银涛。

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

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

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

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

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

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莹洁交地维。

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

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淩虚一问之。

(0)

遥山锁苍翠,秋色入霜枫。

已夺霞裳艳,还翻锦帐红。

背风飞蛱蝶,倚日笑梧桐。

莫道临江晚,曾移汉殿中。

(0)

秋柳四首·其一

疏阴缺处但斜晖,客燕枝空旧梦违。

嫁得西风总无赖,晚凉还自著罗衣。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