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
《失题》全文
明 / 释今摩   形式: 七言律诗

三十年来辅洞宗,悬河高论五更钟。

纫兰久在千峰里,折蕙徒伤短日中。

书史尚怀当日节,山川难觅旧时踪。

同门一恸寻常事,愁见丰狐举眼逢。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深切怀念与感慨。首联“三十年来辅洞宗,悬河高论五更钟”描绘了诗人三十年间在洞宗(道教)中辅佐修行,以滔滔不绝的高论引领众人,直到深夜。这种描述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知识传授的自豪。

颔联“纫兰久在千峰里,折蕙徒伤短日中”则通过“纫兰”和“折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长久地沉浸在深山之中,与自然为伴,但同时也感叹时间的流逝,特别是日光短暂,让人感到惋惜。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书史尚怀当日节,山川难觅旧时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书籍和历史,心中仍保有当时的气节和精神,但面对眼前的山川,却难以找到往昔的痕迹,暗示着环境或心境的变化,让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失落和遗憾。

尾联“同门一恸寻常事,愁见丰狐举眼逢”则是对友情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在道友面前痛哭流涕,对于诗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每当看到丰狐(可能象征着某种珍贵或稀有的事物),就会引发更多的愁绪。这句诗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间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情。

作者介绍

释今摩
朝代:明

今摩(一六二八—一六九八),字诃衍。番禺人。俗姓曾,名琮。天然函是禅师子。诸生。明桂王永历四年(一六五〇)受具雷峰,清圣祖康熙三十七年示寂。事见清宣统《番禺县续志》卷二七。
猜你喜欢

挽提宫知丞周公

妙龄驰誉满东吴,落笔骅骝走坦途。

四十年来鸣道学,一千人内最群儒。

二松不负经纶志,三径真成隐遁娱。

老我与君端莫逆,遗文时阅漫长吁。

(0)

除夕

夜永灯明岁又除,依然坐冷乏氍毹。

平生潦倒如中散,大半交游今左符。

未办黄精除白发,渐惊玉水点银须。

欲论旧事无人共,閒把香醪细细?。

(0)

松峭山傍偃松昔尝过之为赋长句今三十有六年矣复至其下慨然有感因次韵

人日肩舆度晓峰,长松偃蹇倚晴空。

几年不见根如铁,老境重来鬓似蓬。

独树未须誇老杜,五楸那复论韩公。

青幢翠盖貌难似,想见霏霏烟雨濛。

(0)

奉酬王宗丞用宿大木寺韵见赠

誉处千钧重,文章一世雄。

诗工穿月胁,檄好愈头风。

北岳关山碧,南州荔子红。

使君今北海,还许一樽同。

(0)

书大洞僧壁

招提閟林麓,鱼鼓白云边。

地僻疑无路,山深别有天。

幽花充佛供,好鸟伴僧禅。

何日征鞭暇,重来借榻眠。

(0)

秦望阁

傲睨须知古有秦,却将黔首等微尘。

当时虚上峰头望,不见桃源避世人。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