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别初地,一心忆柰园。
因之纡跸路,重与问禅门。
石濑笛吟马,松风啸拟孙。
轻舆共春入,幽谷有禽言。
廿载别初地,一心忆柰园。
因之纡跸路,重与问禅门。
石濑笛吟马,松风啸拟孙。
轻舆共春入,幽谷有禽言。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重游潭柘岫云寺叠甲子旧作韵(其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再次探访潭柘寺时的内心感受和所见景象。
首句“廿载别初地”,表达了诗人离开此地已有二十年之久,心中对初次到访之地的深切怀念。接着,“一心忆柰园”则进一步点明了怀念的对象,即奈园,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记忆中的美好景致或某种象征意义的地方。
“因之纡跸路,重与问禅门”两句,描述了诗人为了再次探访寺院,特意绕道而行,亲自去叩问禅门的情景,体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石濑笛吟马,松风啸拟孙”描绘了诗人行进途中的自然景观,石溪边传来的笛声仿佛马儿在吟唱,松林间的风声则像古代的勇士在呼啸,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
最后,“轻舆共春入,幽谷有禽言”则写出了诗人乘坐轻便的轿子,与春天一同进入幽静山谷的情景,山谷中传来鸟儿的鸣叫,增添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淡泊。
鲜鲜篱边菊,摵摵庭下蕙。
蕙气日已销,黄花自妍丽。
复恐清商激,幽芳亦凋瘁。
褰衣步广除,露白月在地。
鹊飞林影空,虫语墙阴细。
昔贤悲丝染,往圣叹川逝。
少壮不我留,临风发长喟。
雅志谅难酬,蹉跎老将至。
大孤俯如盘,小孤俨而立。
群山如从使,左右相拱揖。
孤根屹撑拄,万窍争喷噏。
浏浏阴风旋,惨惨元气湿。
江流亘其下,震怒莫敢汲。
洑为盘涡深,驰作奔马急。
跻攀或失手,一駚不可及。
我来值秋晚,木落众鸟集。
勿爨夜船犀,鲛人抱珠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