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五秋荷》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其五秋荷》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当年学步试娇娆,此日残妆恨寂寥。

风袭纨罗衣渐薄,露抛金粉气全销。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

独守空房双蒂断,寸心谁为寄归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日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孤独感。首句“当年学步试娇娆”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女子青春时期的活泼与美丽,仿佛她正初涉世事,尝试着展现自己的魅力。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如今的她只能以“残妆”自慰,内心充满了“寂寥”的情绪。

接着,“风袭纨罗衣渐薄,露抛金粉气全销”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变化,暗示了女子生命的衰败与青春的消逝。风拂过轻薄的丝罗衣裳,不仅使衣物显得更加单薄,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而露珠洒落,金色的粉末随之消失,更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则表达了女子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她虽渴望被理解与陪伴,但现实中的距离与隔阂却使得这份情感难以实现。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扁舟”与“去国骚人”的意象,既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也暗含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独守空房双蒂断,寸心谁为寄归潮”将情感推向高潮。女子独自一人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心中所爱之人已如断蒂之花般离散,无法再相聚。她的心思如同潮水一般,汹涌澎湃,却无人能懂,无人能解。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绝望与痛苦,也反映了她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荷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她在岁月流转中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失落的深刻体验。语言细腻,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题淮浦为杨敬之太仆

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

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

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

无穷川上意,日夜注沧溟。

(0)

赠邓生君恪二首·其一

邓生或清者,爱我泉边石。

若无愧此泉,许尔坐泉侧。

(0)

蝶恋花

强欲悲秋秋已半。才过中秋,又约登高伴。

病后此身愁易绊。年时佳节寻常换。

不分吟诗心意懒。待写闲情,怕是回肠断。

晴雨近旬千百变。可怜天色人难管。

(0)

水调歌头.寿?社吴退翁三首·其一

三度夺标手,家学旧渊源。

蓬莱一水清浅,精究法家言。

归载孝廉舱稳,荣绾外台绶紫,美誉四腾喧。

吏以空言告,民少复盆冤。巡绣虎,分节钺,固篱藩。

五州流转防御,风掣画旗翻。

喜见消氛西檄,大可澹忧西顾,高宴敞西园。

一对太常蝶,阶下舞轩轩。

(0)

如梦令.别台湾

望见故乡云树,鹿耳、鲲身如故。

城郭已全非,彼族大难相与!

归去、归去,哭别先人庐墓!

(0)

上行杯.无题

别后芳心忽痒,食时恍惚眠时。

想试卜灯花,花不放!

况是柳梢月上,谁鼓五更天又朗。

惘惘为欢爱,泪痕两!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